世上的蛇,大约在2500种,其中有毒的占650种.
(1)游蛇科Colubridae
游蛇科多达300属1600~1800种,爬行动物的最大一科,包括现存2/3的蛇,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且为除澳洲以外各地的主要蛇类。游蛇科成员非常复杂,相当于进步蛇类的收容所,亚科众多,划分混乱,有时有些成员被列为独立的科,其中最有争议的是分布于非洲和中东的穴蝰,和新蛇亚目各科的成员均有些相似,但亲缘关系均不很近,有时被单列为穴蝰科Atractaspididae(右图)。游蛇科多数为无毒蛇,部分为后沟牙毒蛇,其毒性多数不大,但也有极少数剧毒的种类和少数毒牙前置的种类。游蛇科成员形态多种多样,其中有些种类一个种就有多种不同的花纹,最著名的就是美洲的王蛇Lampropeltis getula和乳蛇Lampropeltis triagulum(下左)。王蛇有10余个亚种,彼此之间差异甚大,从外表上往往会误认为是不同的种类。乳蛇亚种多达25个,虽然无毒,但是外表与剧毒的珊瑚蛇非常相似,不同亚种的乳蛇看起来很象是不同种类的珊瑚蛇。游蛇科最奇特的种类当属亚洲热带地区的几种金花蛇属成员Chrysopelea(下右),它们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有飞蛇之称。剧毒的游蛇科成员主要分布于非洲,如非洲树蛇属Dispholidus(下中)和非洲藤蛇属成员Thelotornis,它们的毒性均可致命,且非洲藤蛇的毒液尚无抗毒素。
(2)眼镜蛇科Elapidae
眼镜蛇科有70多属310多种,是前沟牙的毒蛇。眼镜蛇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温暖地区,在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类。眼镜蛇科常被分成陆生的眼镜蛇科Elapidae和海生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个科,而海蛇科又常被分成尚须依赖陆地来繁殖的扁尾蛇科Laticaudidae和高度适应海洋生活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个科。眼镜蛇科成员形态大多数与游蛇科类似,但少数种类,如大洋洲的棘蛇属Acanthophis体型极似蝰蛇科成员,这可能与大洋洲没有真正的蝰蛇科成员有关。眼镜蛇科成员的毒牙不能折叠收回,所以毒牙不能太大,远小于蝰蛇科成员,其中体型最大的眼镜蛇毒牙并不大于最小型的蝰蛇,但眼镜蛇科成员的毒性往往更加剧烈,陆地上毒性最大的蛇是澳大利亚的内陆泰攀蛇(细鳞泰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左上),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杀死25万只老鼠!而一些种类的海蛇毒性可能更大!陆栖的眼镜蛇有45属250种,在大洋洲、亚洲、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著名的种类。眼镜蛇在大洋洲是主要的蛇类,由于缺少其它蛇类,眼镜蛇占据了比较多样的生态位,著名的种类除了前面提到的泰攀蛇和棘蛇以外,还有虎蛇Notechis,伊澳蛇Pseudechis等,其中伊澳蛇属包括澳洲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毒蛇。亚洲的眼镜蛇中最著名的当属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右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大者体长可超过5米。非洲的眼镜蛇以曼巴蛇Dendroaspis(右下)最著名,曼巴蛇主要为树栖蛇类,但黑曼巴蛇Dendroaspis polylepis常在地面活动,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眼镜蛇,体长可达4米,黑曼巴蛇也是非洲毒性最大的蛇,且动作敏捷,攻击速度快,非常危险。亚洲和非洲还有几种喷射毒液的眼镜蛇,主要攻击对手的眼睛。美洲的眼镜蛇以珊瑚蛇Micrurus和拟珊瑚蛇Micruroides为代表,它们是色彩最艳丽的蛇之一,也是美洲毒性最大的蛇类之一,一些美洲的无毒蛇如乳蛇拟态成珊瑚蛇来保护自己。扁尾蛇有1属6种,多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近海,但有一种分布于所罗门群岛的湖泊中。扁尾蛇毒性剧烈,但很少咬人。海蛇有16属55种,为卵胎生蛇类,完全摆脱了对陆地的依赖而在陆地行动困难或不能行走。海蛇与扁尾蛇分布区域大体类似,但其中的长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左下)不局限于近海而可生活与远洋中,因此分布非常广泛,不仅遍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还远及东太平洋各地直到美洲沿海,它们也是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蛇类。
(3)蝰蛇科Viperidae
蝰蛇科有28~34属220~250种,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并可以折叠收回,为最进步的蛇类。蝰蛇科成员的体型多与其他蛇类明显不同,身体短粗,尾短而突然变细,头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种类头上还有可感受红外线的颊窝。蝰蛇科可分为无颊窝的蝰蛇亚科Viperinae、有颊窝的蝮蛇亚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头蝰亚科Azemiopinae三个亚科,它们有时也被升级为单独的科。蝰蛇亚科约有12~13属7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各地。蝰蛇亚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极北蝰Vipera berus遍布欧亚大陆北部,也是见于英国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极苔原地区。蝰蛇亚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蓬咝蝰Bitis gabonica的毒牙可长达5厘米。加蓬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体非常粗壮,与其近亲犀咝蝰Bitis nasicornis(右图)等同为花纹最复杂的蛇类。白头蝰亚科仅以白头蝰Azemiops fea(作图)为代表。白头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员,分布于缅甸和我国南方等地,非常罕见,目前人们对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员均属于蝮蛇亚科,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亚科,分布广泛,在除了澳大利亚以外的各个大陆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数地区都是主要的毒蛇。蝮蛇亚科最著名的当属响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发出声音报警和可以感受红外线而闻名。响尾蛇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但是有3种见于中南美洲。美国东南部的东部菱背响尾蛇Crotalus adamanteus体长超过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 muta体型比东部菱背响尾蛇更大,体长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亚洲蝮蛇的种类很多,其中蝮蛇属Agkistrodon和烙铁头属Trimeresurus的成员是我国最常见的毒蛇,也是我国咬伤人的主要毒蛇。
1,经常清除房子周围的杂草、乱石堆,堵塞洞穴,消灭老鼠,因为洞穴多的地方,正是虫、蚁、蜥蜴、老鼠等繁殖和栖息的场所,而蛇喜欢吃这些东西。
2、在房子周围撒上雄黄、硫磺、石灰粉等,使蛇不敢接近,蛇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化学药剂,在家里遍地都撒上雄黄,可以把蛇熏走。
3,可在房子周围种点植物:有一种叫〈蛇灭门〉又俗称望江南、野决明、野扁豆、金豆子、狗屎豆、头晕草、胃痛菜、金花豹子、凤凰草,凤仙花。
扩展资料
急救方法自救时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厘米处捆住,防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每隔15~20分钟松带子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看伤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断在你肉里,把它拔出来。
用井水、泉水、茶水、自来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上作个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接着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将毒汁吸出,紧急时用嘴对伤口吸吮毒汁出来,急救者吸吮后立即吐出,将口嗽干净。急救者有口腔溃疡时禁用此法。
烧灼: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
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是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冲洗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尿,最好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
蛇的象征意义
第一象征意义:先祖图腾
蛇在古代曾经是一种受到褒扬、膜拜的圣物。中国最大的“神物”——龙,就是蛇的图腾化产物。最早的龙就是象形一条大蛇,甲骨文金文中所见的“龙”字就是如此。而“黄土作人”的伏羲、女娲在远古人的信念中,都是“蛇身之神”。古籍《拾遗记》卷二载:“蛇身之神,即羲皇(伏羲)也。”又据《路史·后记》讲:“天帝的女儿(九河神女)在华胥之渊游玩,感蛇而孕,经十二年生伏羲。”另据郭璞传注《山海经》说:“女娲是古时神女,她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一天当中有七十次变化。”在传世的汉代石刻画像和砖画中,也常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像。
更有趣的是,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也是“人首蛇身”。闻一多先生曾经“将山海经里所见的人面蛇身的神列一总表”,指出伏羲是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统辖的神有所谓钓长龙氏、潜龙氏、上龙氏、水龙氏……等等,也是一大群龙蛇之神。《山海经》中还有神通瑰奇的共工、相柳、楔窳、贰负等,都是“蛇身之神”。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多蛇,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与蛇打交道。因而,那里的古人对蛇产生了由害怕到依赖、信仰和崇拜的心理,认为自己的氏族与蛇有某些亲缘关系,于是奉蛇为图腾族徽。福建闽族就是图腾蛇的。闽族,演变到后来,主要是畲族和高山族,“畲”与“蛇”近音,不无渊源。《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闽”字的“虫”通“蛇”解,即意谓家里供奉蛇的氏族。
第二象征意义:王权护神
在古埃及,蛇是一种代表王权的动物。我们看到的所有法老形象的头部王冠都是很特别的,这是类似于眼镜蛇处于攻击状态下竖起的扁平脖颈的一种装饰物;而法老王的手杖上也总是盘踞着一条蛇。因为在埃及,蛇象征所罗门的智慧,眼镜蛇神是古埃及君主的保护神。眼镜蛇那鼓鼓的三角形脑袋堂而皇之地嵌镶在皇冠上,成了最高权力的徽号。金字塔文1146节中颂扬蛇:“我出自浩浩巨浸所汇成之太古洪流,万物万汇之性情皆禀自我逶迤盘虬,天书之恢恢古今均由我执笔记录。”更有人考证后提出,狮身人面像其实应该是蛇身人面,因为在狮身人面像的背后发现了一条隐藏的沟壑,在这条沟壑中发现了类似于蛇纹的碎片。
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人,崇拜带羽毛的蛇神——“库库尔坎”。他们在南美尤卡坦半岛古都智琼的圣井旁,建筑了宏伟的金字塔庙,庙内供奉“库库尔坎”的神像。国王和酋长们定期来这里膜拜。
第三象征意义:智慧创富
并不是所有关于蛇的联想都是让人恐惧的,在南亚和南美,蛇都被视为水神、创造神和富饶神。在印度教的神话中,眼镜蛇形的“纳卡”就是水神、富饶之神和生殖之神。在众多的青铜、石雕和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纳卡”的形象。在印度教神话《搅拌浊海》中,纳卡那巨大的蛇身被两端的众神和恶魔拉扯着,象征善与恶、创造和破坏、富饶和贫困等对立势力的抗衡。
无独有偶,在神秘消失的南美洲玛雅古文明的神系中,主神“坎查卡特尔”竟然也是一条蛇,不过和南亚的纳卡不同的是,这位掌管雨水、农业和文化的创造神是一条响尾蛇。玛雅人及其后来出现的阿斯特克人(900——1521年)都不遗余力地在金字塔神殿、壁画、雕刻品和象形文字中表现着“坎查卡特尔神”,企图通过对它的祭祀来达到风调雨顺和富国强兵的目的。
在《旧约全书》“始祖被诱惑”一节中,“蛇对女人说: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事实证明蛇讲的是真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创世纪·违背生命》)从此,人类不再是愚顽不化的了,开始思考,开始自省,开始面对未来。
第四象征意义:情欲诱惑
在欧美许多国家,蛇向来是恶毒、诱惑的象征,最古老的依据是《圣经·创世纪》中的记载,蛇引诱夏娃偷吃了禁果,进而殃及亚当,使这两位全人类的父母被逐出伊甸园,人类从此失去了富饶的家园,开始了苦难的行旅。
美杜萨则是希腊神话里一个著名的女妖怪,她原来是位美丽的少女,因触犯智慧女神雅典娜,头发变成了无数条毒蛇,成为一个谁看她一眼就化成石头的魔鬼,这才叫做致命的诱惑。好在,她最后被英雄珀耳修斯杀死。
独一无二的白蛇吐信的意象总是会触动人类心中一些非常私密的欲望。徐克的电影《青蛇》中,张曼玉和王祖贤那富有想象力的“蛇步”,还有那种慵懒的眼神,为这个流传很久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横添了几分妖媚,许仙不中招才怪。
在南美洲的传说中,有一种著名的淫蛇,喜欢追逐女人,当女人被捕捉住以后,它就用身体缠绕束缚住女人,并快乐地钻入女人的秘处,然后羽化为一种长着翅膀能够飞翔的怪物。羽蛇的意象在以写作情爱色欲著名的作家劳伦斯的作品中频繁出现。
第五象征意义:生殖崇拜
蛇在我国民间也是个很受欢迎的角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比如,如果朋友送你一幅“蛇盘兔”的剪纸,按照谐音,你就会明白,那是“蛇盘兔,子必富。”图个多子多福皆大欢喜。学者们研究认为,蛇能蜕皮而求得再生,因此,它又是一种“福禄寿”的象征。而兔多子,因此,“蛇盘兔”的图案便得宠于民间,成为一种生殖崇拜的符号,喻示着生命的延伸与再生。
西非沿海的维达人,则信奉蟒蛇为幸福生育的.守护神,善男信女要经常去蛇神庙瞻仰,但必须献上丰厚的供品方可膜拜和问卜。印度人对蛇也很崇拜,这种传统根源于印度教典仪中对蛇神的信仰。各地不但有蛇庙,不少邦还有奉养蛇的圣井。每年各地居民都要在附近的蛇井前顶礼膜拜,并且向井中投入各种蛇饵。患病的人、贫穷的人、失意的人,时常到蛇井前祈求幸福。尤其是妇女,她们信仰眼镜蛇是“生命之神”,如果对着眼镜蛇跪拜祈祷,就可以生儿育儿。
第六象征意义:生死巫蛊
生死巫蛊与蛇的必然联系也是毋庸置疑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七世,曾以其盖世的美貌和匪夷的心计使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和执政官安东尼先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公元前31年,屋大维率罗马大军同安东尼及克莉奥佩特拉决战于希腊阿克兴海角时,克莉奥佩特拉和安东尼弃战逃回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不久自杀,导致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入罗马版图。关于克莉奥佩特拉自杀的传说与毒蛇有关,有人认为是用毒蛇刺咬手腕致死的,也有人认为是蛇牙戳破左乳房而送命的,不少艺术家便选用后者来作为描绘的题材。骷髅、毒蛇、蝎子这种意象的组合常常具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中国的《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商纣王命人将数千宫女推入蛇坑。实在无法想象,传说中商纣王发明的那种群蛇啃噬的刑法该是多么的残酷。看过著名的拉奥孔群雕的人一定无法忘却拉奥孔父子在两条巨蛇的缠绕下苦苦挣扎时恐惧和绝望的表情,那种痛苦不仅仅只是肉体的直接感受,精神上的极端恐惧才是最大的摧残。
在巫蛊的意象方面,用蛇的毒汁调配毒药和致幻剂是古代巫师一种普遍的做法。非洲丛林中的土著武士抓住毒蛇之后,取其毒汁用来浸蘸矛锋和箭镝,成为致命的武器。在一些崇尚巫蛊和降头术的民族,毒蛇常用来帮助施法,这种威慑力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作用于被施者的身上。在伊斯兰世界很多神秘的占星术里,也有很多以蛇作为表现星象图形的例子,在土耳其切斯塔比迪图书馆收藏的十六七世纪的占星书中,有用环状的蛇来象征无限天际和用蛇形表示星座的手抄本插图。
第七象征意义: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未20世纪初,欧美掀起了一场“新艺术运动”,那种豪华、艳丽的色彩效果、个性细腻的表现形式、动感强烈的曲线造型和新颖多变的装饰技法让许多人痴迷不已。法国玻璃艺术家拉利克在这场运动中成功地制造出一件蛇形的玻璃装饰品,弯曲翠绿的蛇身展现了当时流行的蔓草纹的曲线美。除了装饰品外,世界各地的人们还热衷于把蛇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菲律宾有蛇形储蓄罐、巴基斯坦有蛇形灯具、斯里兰卡有蛇形面具、坦桑尼亚有蛇形餐具、日本有蛇形陶铃……至于玩具,更是举不胜举。另外,世界各地发行了无数印有蛇纹的邮票,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也是蛇文化中的一条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被蛇咬伤的急救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行军时防蛇
1、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的雨林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4、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5、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军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眼镜蛇会主动攻击人,打草惊蛇有可能会引起眼镜蛇主动攻击人,不知道这一条到底怎样用。)
6、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7、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9、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门,因为那里是蛇的七寸,即心脏。
10、警惕那种看上去已死的蛇,因为他们可能在窥视猎物而装死。
11、如与一条蛇狭路相逢,则应该后退避让,给它逃跑的机会,它会乖乖那么做的。
营地里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2、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
4、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5、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常见蛇药
1、自制防蛇药
材料:雄黄(有毒,使用时切忌用火烧)二两、大蒜一头、纱布一块。
制作:将大蒜捣烂,雄黄碾成粉末,两样充分拌匀后,用纱布包住,扎成一小球状,以不出水为宜。
用法:将雄黄大蒜球挂在腰间,若要更保险,制作两个球,分别绑在左右脚脖子上。这样,无论走到哪里,蛇族一概退避三舍。
特点:效果显著,经久耐用,制作一次可用一月。
2、当在野外被蛇咬后,服用蛇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可参照说明书使用。南通蛇药又叫季德胜蛇药(片剂)用于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上海蛇药用以治疗蝮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亦可治疗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等咬伤。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强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3、血清:有条件的话,最好根据当地动物志,准备相对应的血清,冷藏携带至当地,存放在医院中。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
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毒蛇
不少人容易将“蛇”跟“有毒”作联想,而产生恐惧,那全世界的毒蛇多吗?那台湾又如何呢?根据统计,全世界的蛇类中有毒者约占20%(黄颔蛇类之毒蛇1%、眼镜蛇类10%及蝮蛇类9%),至于台湾陆栖的蛇种中,有毒者(含微毒之种类)约有15种(占32.6%),在比例上是较全世界之平均质高出一些,而有毒之蛇类,依据其毒牙的位置及型式,主分成三大类:(1)管牙类(Solendglyphs)、(2)前沟牙类(Proteroglyphs)、(3)后沟牙类(Opisthoglyphs);但今(在台湾)仅有管牙类及前沟牙类,被咬到时有致死之记录,简介如下:
(1)管牙类:其头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调并带深色斑块,所有蝮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毒牙长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状位于上颔前方两侧,平时藏于肉质鞘中,使用时才会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对毒牙外,其后方并常有1~2对备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为主,倘若根据颊窝(Pit)的有无,我们又可将它们分成二亚科,即A)响尾蛇亚科(具颊窝):包括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菊池氏龟壳花、阿里山龟壳花皆属之;B)蝰蛇亚科(不具颊窝):台湾仅产锁炼蛇这一种,颊窝是响尾蛇亚科特有的热感受器,借此蛇类可察觉环境中细微温度差异,帮助它们捕食或避敌;至于锁炼蛇,尽管它不具有颊窝,但因其颜面神经末梢对于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它仍可透过类似的机制来捕食,在蝮蛇亚科中算是相当特殊的。
(2)前沟牙类:其头呈椭圆或圆形;外表常具较明显甚至鲜艳的纵行或环状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镜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仅具一对固定表面具凹沟的毒牙,位于上颔前方两侧,但不若管牙类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经性毒为主,在台湾包括眼镜蛇、眼睛王蛇、太攀蛇、虎蛇、带纹赤蛇、雨伞节、环纹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类皆属此。
(3)后沟牙类:其毒牙仅较一般齿稍大且位于上颔后方,这类毒蛇毒性通常不若蝮蛇科或眼镜蛇科蛇类那般强,黄颔蛇科有部分成员具此类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头蛇和台湾赤练蛇皆是,虽然这类蛇中毒时通常仅会肿胀,无致死之虞,但对一些体质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较严重之过敏症状;尽管后沟牙的毒蛇在台湾皆未有致死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赤练蛇分布于在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亚种,在当地皆曾有咬死人之记录,在野外遇到它们时仍不可过度轻忽。如非洲树蛇,黄环林蛇等。
上述的毒蛇中,管牙类(蝮蛇类)的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锁链蛇以及前沟牙类(眼镜蛇科)的眼镜蛇和雨伞节,因为较常有被咬中毒之病例传出,被称作台湾的六大毒蛇;另外因为锁链蛇仅于南部高屏及东部花东一带有记录,数量少且不易见到也有人不算它,而将其余的五种称台湾的“五大毒蛇”。
虽然毒蛇并不会无故主动攻击人,但当我们不小心在近距离惊扰到他们时,他们仍会基于自卫咬人,故我们仍然要相当的小心,到蛇类可能出现之地点从事户外活动时着长袖长裤,并且穿高统的球鞋或登山鞋等,绝不可穿拖鞋或凉鞋,以免不小心踏到毒蛇时有被咬之虞。
黑曼巴蛇(详情介绍)
被蛇咬相信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我们通常担心的就是咬人的蛇到底有没有毒,而且这也关系到了我们处理伤口的方法。如果只是普通的蛇,那么基本上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简单的做一下消毒处理即可。但是如果是一条毒蛇,那么首先一定不要太过惊慌,以免加快血液流动速度。
如果被蛇咬,我们首先要判断该蛇有没有毒,通常观察伤口上若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说明是毒蛇所咬;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用红汞和碘酊药物外搽后包扎伤口,若有条件再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另一种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因此被毒蛇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公分处作环形结扎,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1-2分钟。同时设法除去伤口内的毒液,最好用双氧水或0.05%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破坏毒汁,亦可用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吸后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但有龋齿,口腔粘膜或嘴唇破损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
做好紧急处理之后应当尽快将被咬着送至医院注射血清,当然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记住蛇的基本外貌及特征,好让医生判断是被何种蛇所咬。到达医疗单位后冲洗伤口;拔出残留的毒蛇牙;伤口较深者切开真皮层少许,或在肿胀处以三棱针平刺皮肤层,接着用拨罐法或吸乳器抽吸,促使部分毒液排出;胰蛋自酶有直接解蛇毒作用,可取2000-6000U加于0.05%普鲁卡因或注射用水10-20ml,封闭伤口外周或近侧,需要时隔12-24小时可重复。
其实被蛇咬后,都应当做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然后迅速到医院进行检查,让专业人员来判断该蛇该地是否有毒,如果有毒也能尽早处理,以免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当然没毒的话最好,在医院也能做一下简单的消毒措施,以免伤口感染,引起破伤风。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