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作为“创造家”的儿童,还是作为“探索家”的儿童,都是具有自身特点和自主性的本真存在。儿童人格的这种未完成性表明儿童始终处在生长状态,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再造性、具有发展的潜力、学习的潜能、教育的可能,决定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儿童独特性和自由成长的基础之上。同时因为儿童是发展的的个体,无论在认知、情感,还是在道德等心理指标上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决定了他们很容易接受来自于外部的信息的影响。
如果任儿童自由发展就很容易产生偏差,使儿童接受过多的负面的影响和引导,这对儿童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因此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并非对儿童的百依百顺,也不是任由其自然发展,而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和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的提出:“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故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也……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而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陶行知先生还谆谆教导教师:“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人是教育的中心更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因而学校教育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重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她首先提出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从理论上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教学的重要位置,他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不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自主实践,生动活泼的发展。
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做到敢问、多思,进而达到主动、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要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选择手脑,并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善于把各类知识触类旁通,化为己有,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主人。
首先,自由只是使儿童有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一定都会变为现实。与儿童有有而言,自由意味着儿童有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但这种选择建立在儿童对“什么事幸福的人生”的认识的基础上。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和很好的自控能力,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他们的自由儿童固然需要个体发展的自由空间,但倘若没有家长教师的指导,很容易使儿童陷入放纵自我中心懒惰的极端,就仿佛风筝断了线,最终对儿童的和谐发展不利。
第1次学校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存在,它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现实生活中,学校承担的通过培养人才实现社会有机体的有效运营,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他在传授客观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潜移默化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的熏陶。
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儿童的自由,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经验,来判断他们所拥有的自由程度和选择的范围,要讲究干涉手段之合理性,以保证儿童在学校健康的成长。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是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 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陶行知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学前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学前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反之,学前时期养成了坏习惯的儿童,其一生的发展都会受限。
其次,陶行知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基本上在家庭中进行。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教会学校的刺激,近代中国开始重视公共学前教育。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萦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然而这个以日本学制为蓝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学制,并未给学前教育应有的地位,仅把蒙养院作为家庭教育的附屋。
而且,蒙养院教师由经过训练的育婴堂乳媪充任,这些文化层次极低、封建思想浓厚的妇女,无法承担起蒙养院教育学前儿童的职能。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现状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变,陶行知大声疾呼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3、“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4、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
5、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1、陶行知的儿童观与现代的师幼观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理念, 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 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的观点。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的成绩。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 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 我们的实际生活, 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 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 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 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 都是课堂。” “ 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 是多元的, 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 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3、“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
拓展资料: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
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有:
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扩展资料: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 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 我们的实际生活, 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 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 都是课堂。” “ 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