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中小学 > 正文内容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学习体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解读心得体会)

中小学6402023-03-26 22:55:17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本篇目录表

中小学生惩戒规则的学习体会200-4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学习体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解读心得体会) 第1张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展开全部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 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制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的读后感怎么写?

写作思路及要点:先写自己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主要内容,再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最后写整篇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正文:

2021年的寒假,我把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感想颇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不仅为教育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还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根据规则依法履行教育教学义务和管理职责,同时也维护了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其中规则第十二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的行为。其中第一条是“以击打、刺伤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我想说,虽然学生犯了错误,但不能对其造成身体痛苦,这样不仅会给我们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可能造成心理伤害。

第五条: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我觉得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品德,成绩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会是品德第一,成绩第二。所以,我赞成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以上是我读了规则以后的几点的感想,我觉得规则实施以后,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会更加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能更好的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扩展资料:

写读后感的技巧:

读后感的写法比较灵活,我们可以先把所读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同时要代入自己读书时候的感受,代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所写出来的读后感才会更加出彩,也可以列举自己认为书中写的比较好的地方,并且要着重表明到底是自己感觉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

还要懂得把书中的内容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或者也可以把书中的内容跟我们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对比,这样我们的读后感才会显得更加真实,读后感是为了让我们总结自己所读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毕竟我们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的养料,让我们的精神境界变得更加有深度。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看法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看法如下:

学校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但也必然强调师道尊严。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戒!爱和惩戒,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

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戒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吧。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

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

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一些看法

        昨晚孩子学校在钉钉召开家长会,其中校长提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听到这个消息我拍手称快,跟孩子她爸说这个规则早就应该出台了。

        近年来,学生要不要管、要怎么管已经成为是一些学校、教师经常头疼的问题,也成为老师与家长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但这同时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如今学校和老师对待学生,尤其是熊孩子,不去管是失职,去管了易生事。比如:老师批评几句就马上顶嘴骂老师,这种情况下老师是罚还是隐忍?学生抄作业或考试作弊,几次被发现还不改正,老师是罚还是听之任之,或者直接微信告知家长了事?罚站、罚抄、罚跑步……这些在我们小时候老师们管教学生的小惩罚,如今的老师们却不太敢用了,生怕一不小心就冲撞了家长爱孩子的心。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个数学老师,每次来上课都会带个小铁盒,里面是他收集的是他用剩无法再写的粉笔头,每次发现有人听课不认真,或者讲话、睡觉时,就会拿一段粉笔头扔过去,“你!把粉笔头捡起来放到盒子,这堂课站到教室后边听。”他的手法极准,百投百中,从不会错扔到别的同学头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老同学一有聚会就经常提到这个老师,满满的怀念之情。现在的社会舆论一味倾向于家长,造成老师威信大减,老师一个举动可能就要面对来自家长的“口诛笔伐”甚至大打出手,就算最终调查结果不是老师的错,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教师群体中对待严管学生问题上出现了寒蝉效应。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了湖南省株洲县一小学班主任H老师,因为一个学生迟到被罚站了几分钟,就被在派出所工作的学生家长带到了派出所,限制人身自由7个小时。这样的例子时有耳闻,我本身虽然不是教师,但也能理解这样的事情,这些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们怎不心寒?怎敢教育和管理学生呢?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与日俱增,他们既是家长,也是老师,因为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也容易对学校或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产生误解,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方式,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再来“指手画脚”,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更不利于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社会是进步了,但现在很多孩子不管是身体体质还是心理素质却退步了!体育课跑不到100米就累跨、军训不到十分钟就晕到、老师或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或自杀,孩子变得如此娇气,为人父母者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是为什么?我们把孩子培养成材,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徳性。很多孩子成了家庭的掌上明珠,被捧上了天。父母日复一日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代劳,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孩子从小能轻而易举地在父母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不仅不懂珍惜和感恩,还会在内心否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在不懂感恩的孩子面前,父母就算付出再多,也永远不够。不懂感恩的孩子只会理所应当地享受着父母所给予的一切,只会索取;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时,便视父母为仇人,对他们恶言相向,甚至是大打出手。对于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善且如此冷漠,怎么可能对非亲非故的老师心存感恩之情?有一次有个孩子来做心理沙盘时,在一个代表他爸的玩具身上放了把带血的刀,把一个代表老师的玩具的头埋在沙里,在表述时,这孩子说:老师老是批评我没写作业,还跟我爸告状,我爸站在老师那边也来批评我,我要弄死他们!

        育儿专家李玫瑾说过:“孩子3岁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但当他20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所以我认为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不严管而放之纵之,不是爱而是害!上面提到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再严管,长大就是一个潜在的“杀人犯”。家长不应该指责老师从严要求学生,而做为老师,更不要因噎废食,如果老师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管为妙,那我们下一代的未来就令人堪忧了!

        所以我觉得: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在推动全民尊师重教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在师道尊严与文明教学两种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当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扰乱秩序、行为失范,或出现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只要是在《规则》规定范畴之内,规条在手,老师就可以按章操作,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矫治,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不必老担心家长随意来“找麻烦”了。

        国家出台这个《规则》首先是基于教育目的,从出于对孩子的爱这个原点出发,惩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家长从这个认识出发,才能做到支持配合;学校从这个立场出发,才能有效支持教师正当惩戒。当然教育部门也要加强督导,积极推动学校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惩戒手段,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教育和管理工作。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配合,希望通过《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能探讨出一条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不再恶性循环了!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读后感怎么写?

思路:

可以通过结合学校生活的实际例子来解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自己从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例子:

日前,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学习。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合法利益,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各学校根据规则也要因地制宜,合理制订适合自身的校规校纪。

我是名学生,对教育部颁布的惩戒规则表示支持和欢迎。规则是为了我们更好更认真的学习,会给我们的学校带来整体改变,让校园里充满更多的欢笑声与读书声。都说“孩子是明天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对大人们来说,我们是希望,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不能让父母失望。

学校不是我们混日子的地方,但凡现在让你爽的东西,日后会让你痛苦。例如,偷玩手机是很刺激,但这是毁灭成绩最快的方式。

前几天,爸爸给我看了一个视频,里面有个女生说“学习是苦,但只是苦一时,如果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了,我以后就会苦一世”。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普通的家庭来说,它是苦,但它是最公平的,也是最容易的路。

读书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人生巅峰,但它至少会保护我们不会跌入谷底。都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让我们打开书本勤学读,共同通向成功之路。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jiaoyu/zxx/11196.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