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采取措施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体现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更加全面、更加精准。
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有利于推动学历社会向技能型社会的转变,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新职业教育法体现了10个关键词:同等重要、统筹管理、体系贯通、企业主体、多元办学、产教融合、就业导向、德技并修、保障机制,对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教育体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作出了系统阐述,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特点的全面系统深刻的把握。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系统阐述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遵循。
职业教育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鼓励职业教育行业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2、技能人才需求大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上从依赖制造业的经济转型为日益倚重由技术和服务带动的服务型经济,使得受过实践和职业培训并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优秀人才需求巨大。我国目前缺少技术类人才,技术岗位的缺口很大,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或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技能人才正是使我国成为工业与制造强国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新动力加速孕育、经济发展加快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类人才的较大缺口,无疑会对工业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盘点近年职教发展历程
智慧职教
03月07日 · 上饶市骏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旅游领域创作者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美好的未来。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了内涵式发展的历史阶段,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美好的未来。
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就业困难,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仍没有回落,分别高达95.77%和 95.99%。
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2012~2015年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201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2019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文件不断地引导现代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尤其是2019年国务院决定高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个扩招的意义非常重大。
今天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一是新技术不断迭代。近些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赋能全产业、全领域、全行业,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二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全面转型,世界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急需人力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对接产业升级,急需培养四类人才,即高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承担了后两种人才的培养,这两种人才占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是70%。
大规模扩招显示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既是顺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之举,也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之举,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符合时代需求的职业人才,正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前景。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加快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应该说,高职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办学体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健全,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有435所,民办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有2200多所。50多家行业部门、行业组织和中央企业的3000多人,牵头成立了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了1500多个职教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4900个。培育30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
结构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全国设置中职学校9786所(其中技工学校2492所),高职学校1518所(含32所职业本科学校),基本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中职、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显。一体化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的专业体系,共开设1349种专业和12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国际合作亮点突出。目前,职业院校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在经济水平发达的欧洲和大洋洲地区,职业教育参与率与高中入学率皆分别达到了17%和90%以上的水平。而反观在经济非发达的地区,职业教育参与率皆不足10%。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非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参与率有明显提升空间。例如东亚地区,随着近年来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提升,高中入学率与经济发达地区基本看齐。随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参与率也将迎来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中国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良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职业学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美好的未来,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了内涵式发展的历史阶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近几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变反映了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并且也告诉我们一是大学教育慢慢成为通识教育,二是单独的本科学历不再吃香,专职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报告分析称,2020年中国职业发展教育学生人数超3500万,2015-2019年中国民办中职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约224.4万人,同比增加了14.67万人,增长率约6.9%。
2,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人
在2019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同时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在两年期间大规模扩招2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
3,中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
当前,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两亿人,高技能人才超五千万人。尽管如此,中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占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仅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国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无论是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中职教育乃至高职教育将是未来几年职业教育的主要生力军
4,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2021年作为深化发展“十三五”的一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构建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职业发展教育行业前途光明。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4)
历经“文革”,各类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均跌入低谷。1976年在邓小平的亲自督促和领导下,以推翻“两个凡是”批判“两个估计”为突破口,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逐步展开教育领域的重建。当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中等教育结构畸形,1978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1553万人,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仅有212万人,高中阶段普职比达到88∶12[2]。与此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恢复发展急缺技术技能人才。
(二)迅速发展阶段(1985-1997)
“六五”计划提前完成,国民经济状况好转。全国上下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主战场。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亟须明确应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三)转折发展阶段(1998-2004)
世纪之交,我国处在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的关停转制导致大量“下岗一族”出现。1994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使得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局面被打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此外,出于增加消费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自1999年起实行高校扩招。而高职一度青睐普高生。雪上加霜的是,1998年世界银行亚太地区人力开发部印发的《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中,对我国中职发展的必要性提出疑义,建议中国降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9]。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和连锁反应下,中职生源和声誉大幅下滑
(四)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3)
自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占据半壁江山。然而规模与效益总是一对矛盾,规模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质量问题必然提上议事日程。加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形态发生变化。基于此,我国职业教育全面转向内涵发展。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