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春秋战国又被称为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既然都属于东周时期,又为何分春秋和战国呢,小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东周,也就是周为何分为西周和东周了。
武王伐纣取得的天下,建立周朝,可延续了几百年后周朝王室愈加腐朽,周朝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自己身亡,周朝灭亡。后来各地的诸侯王拥立太子宜臼为王,他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就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此时的周王室威严已经和西周相差甚远,王室所能管辖的范围也大减,形同一个小国。与之相反东周的诸侯国却大增并且权力极大,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共有140多个诸侯国。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东周已经不是周朝的天下,而是一个诸侯混战的乱世。因此后世把东周这个诸侯混论的时期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其分界线便是三家分晋。
战争形式、规模、目的不同: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爆发为了抢地盘进行的战争,最终出现了五个大的诸侯国,后称之为春秋五霸,但是大家都还算信奉礼法,战争规模比较小,造成的影响也少,而随着春秋末期,三国分晋以后,各诸侯国之间都开始为了各自利益进行攻伐吞并,小国一个个大国攻灭并吞并,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的只剩下七个较大的国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春秋时期在五大诸侯国之下,还有百余个小的诸侯国并存,但是到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外,剩下的诸侯国寥寥无几。
政治体系不同:
春秋时期,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侧面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权利从分散发展到集权。
经济体系变化:春秋时期还是奴隶制社会,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贵族手中,而到了战国时期贵族势力没落土地逐渐分散到了平民手中。
春秋到战国可以说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算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春秋时期可以说是奴隶社会末期,消亡时期,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因《春秋》和《战国策》而得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根据传说,是孔子写的。”春秋”的意思是”年”。《战国策》是西汉时期刘向对《战国策》的校注。
“春秋”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电影)的变化与差异: 春秋有儒家的影子,注重礼法,战国有策,注重实力。但两者之间的分界线,却存在着不同的权威: 周朝地图的原始边界第一次争论,最主流的历史学家认为,“政治分界线”以公元前476年死亡为周敬王。主要依据是《春秋》和《史记》。
《春秋》本书记载了庐隐年间(公元前722年) ,至庐艾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共有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大多数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过渡,不能用鲁国向中国的权力转移来界定。这个时期最接近尾声的事情就是周敬王的死亡。所以当司马迁写史书时,他把它按这条线分开。第二个论点: 如上所述,还有“春秋”的分界线,它被定义为公元前481年的死亡。有些史学家简单地用记载中所说的“春秋”作为界限,以鲁爱公死亡的终结作为结束。然而,这两种越王勾践剑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纯粹以王侯的出生和死亡作为界限,而没有考虑到世界的确切情况。
例如,按照这个划分,春秋霸王勾践的高峰期被算作战国(电影)。新郑,朝鲜的战国都第三次争论: “七雄分界线” ,到公元前403年,南朝鲜,曹魏,赵三分金,周天子被迫承认为三藩。这也是《资治通鉴》的开头。此时,战国七雄正式形成,将没有春秋霸王之峰的事业,分为战国(电影)状况。然而,汉、魏、赵三国已经建立,田也掌握了齐国的权力,除了对周皇帝的名义上的承认。所以,这个分界线更像是附加了一个名词性的边界,实际的意思有点单薄。长平之战非常暴力。第四种说法: 「灭国分界线」是指公元前四百七十三年勾践灭吴。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春秋时期主要是争夺霸权和地位的斗争,而战国时期主要是国家的毁灭。勾践灭东吴,实际上已经具有战国的特征,因此作为战国的开端。这一观点在童叔的《春秋史》中得到了体现。
参考资料:《史记》、《春秋》、《战国策》、《春秋史》
历史上,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跨越500多年。它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进,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线,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主要观点是公元前476年周靖王之死
“春秋”这个名称的由来,来自鲁国的史书《春秋》。春秋是编年史。春秋的意思是“年”。我们有时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几个春秋时期。一个春秋的周期就是一年。
孔子编撰的《春秋》在公元前481年结束。《春秋》虽然是一部史书,但对历史事件的记载非常简单,没有细目。因此,孔子弟子左秋明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历史的细节。《春秋左传》简称《左传》。编年史延续到公元前468年。
《春秋》和《左传》记载的这一历史时期后来被称为春秋时期。问题是,为什么春秋时代的结束是公元前476年,而不是公元前481年,《春秋》结束时,或公元前468年《左传》结束?
这是因为后来的儒家史学家,从尊王的角度出发,想突出周王的地位,所以他们选择了周王去世的年份,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战国的结束;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是战国时期的开始。鉴于春秋末周王无效,这种分时方法显然只具有政治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考虑到公元前476年周靖王之死没有实际意义,有人认为,由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与孔子编撰的《春秋》大致相同,孔子只记载在公元前481年,这应该是春秋时代的结束。
但这种观点也有缺陷。因为从史料的细部来看,《春秋左传》比《春秋》要详细得多,而且时间还要延长13年。这一历史记录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末期是公元前468年,左传结束。
为什么要按照《春秋》或《左传》的结尾来划分春秋战国呢?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完整的编年史,尤其是《左传》,历史非常详细。从那时起,史料变得简单而混乱。因此,我们对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早期的了解,比春秋时期要少。
我们看春秋时期的历史,线索清晰,内容完整;相反,我们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很多空白史料,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矛盾。史料向我们展示了两幅不同的图景,这也是后来史学家将东周划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之一。
春秋是当时根据编年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叫做春秋。而战国主要便是当时诸侯国众多,连年的战争便叫做战国。春秋一词来自于孔子的《春秋》,而战国在秦国的一些文献中有记载着,主要还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咱们一般都会一起称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这段时间也算是中华人才辈出的一段时间了。里面出现了许多极具才华的人。
比如孔子就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便是那个时代著名的人物。包括咱们现在也是深受儒家学派的文化影响。当然那个时代并不只有儒家,号称诸子百家,肯定是有众多的流派。比如墨家、法家、兵家等等。而这些流派都是有着代表人,那些人都是当时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当时还产生许多的霸主,比如战国七雄,每一个都是有雄才伟略的君主。当时的秦始皇也是其中一员。
其实个人对于秦始皇很是推崇的,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多年的征战,首次完成了中国大统一的局面。而且他还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个人之所以推崇他,主要便是他将咱们中华整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这对于咱们后世来说是个重大的事情。虽然秦始皇是个基建狂魔,在当时那些建筑确实是劳民伤财,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极为大的负担。但是它还是具有一些历史的意义。让我们在后世仍可以回想当时的情况。
春秋战国的精彩程度完全不压力三国。当然这仅是个人觉得,我甚至觉得它要比三国更为精彩。只不过是三国,大家对于它的认识比较多罢了。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