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列表(姓名/在位时间):
1、李渊(618-626)
2、李世民(626-649)
3、李治(649-683)
4、李显(684年,不足一年)
5、李旦(684-690)
6、武则天(690年—705年)
7、李显(705-710)
8、李重茂(710,在位17天)
9、李旦(710-712)
10、李隆基(712-756)
11、李亨(756-762)
12、李豫(762-779)
13、李适(779-805)
14、李诵(805,不足一年)
15、李纯(805-820)
16、李恒(820-824)
17、李湛(824-826)
18、李昂(826-840)
19、李炎(840-846)
20、李忱(846-859)
21、李漼(859-873)
22、李儇(874-888)
23、李熅(886-887)
24、李晔(888-904)
25、李裕(900-901,51天)
26、李柷(904-907)
二、皇帝资料:
1、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2、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3、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4、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李轮,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龙朔二年(662年),生于长安。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嗣圣元年(684年),登基即位后,皇太后武则天垂帘听政。
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复封为相王,囚禁于宫中。参与神龙政变,实现大唐光复。景云元年(710年),平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
宠信太平公主用人干政,与皇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第三子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把持朝廷大政。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真正掌权仅有两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葬于桥陵。
5、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周
相传中国有十四条龙脉,九条山龙与五条水龙。山龙分别是天山、昆仑山、峨眉山、秦岭、太行山、长白山、恒山、泰山、衡山,也就常说的四山五岳。五条水龙分别是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中华的龙脉是源于昆仑山,昆仑山被称为万山之祖,山龙主贵贱,水龙主贫富。十四条龙脉九条山龙和五条水龙,构成了整个中国的龙脉地图,因此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
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昆仑山的左边(西北边)是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阴山山脉。北边有阿尔泰山,伴它行的还有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昆仑山的右边(西北、西南边)有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
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长安),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
昆仑山到了中原以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这些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了一幅中华巨龙图,是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
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长白山。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体位置是很难确定的,这是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动不定的,并且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脉
吹响了丈夫留下的唢呐的小说是《龙主》。
五年前,遭未婚妻陷害,濒死之际,一个女人拼死相救。五年后,天下财权,尽握手中。戎马归来,只为还那夜恩情,却发现她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含泪吹响了他留下的唢呐8000禁卫。欠你的早已无法还清,既如此,那便佑你们母女一世平安!
下课铃一响,不少孩子都是冲了出来,纷纷被他们的家长接走。唐朝也并不着急,站在门口安静的等候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依旧没有唐小鲤的身影。唐朝眼神终于变得郑重,大步朝幼儿园里面走去。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但是小鲤还是没有出来,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相关信息介绍:
幼儿园的环境还算不错,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墙壁上涂满了好看的涂鸦,还有一些贪玩的孩子没有走,留在幼儿园的滑滑梯玩耍。唐朝打听到,唐小鲤在小一班,但是小一班依然是空无一人,唐朝的神色,也是越发凝重起来。
唐朝神情微冷的朝那间办公室走去,里面却传来了班主任冷冷的质问声。“说,为什么要打人?还打得这么狠,把小宝的脑袋都敲出血了没看到吗?”一个老师模样的女人正厉声呵斥着一个小女孩,女孩背对着唐朝,看不清容貌。唐朝停下脚步,眯着眼睛看着办公室的情况。
在中国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镇守天庭的四大神兽,也象征着东西南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季。道教本有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的说法,而这四位天神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古人将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后来将二十八宿和四象相结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说法。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古人将其想象成龙的形象,因位在东方,按阴阳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说,东方青色,故称“青龙”。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又称四方四神。一般这四方之神常被运用于军容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
青龙,亦作“苍龙”,东方之神,代表四季中的春。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龙,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龙是中华文化中九五之尊的象征,是神兽中的尊者。
白虎,西方之神。象征四季中的秋。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象虎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堂和兵符上的白虎像,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转世,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等人。
青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被想象成龙,属木、色青,所以称青龙。
白虎:西方之神。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被想象成虎,属金,色白,所以称白虎。
按照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法: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因为在五行之中青龙属木,白虎属金,金克木,故白虎是青龙的克星,龙虎相争是惊天动地,鬼哭狼嚎!
民间传说系列:安史之乱及郭子仪平叛的来历:
唐明皇,非常敬重八仙,八仙一看唐明皇这样敬重他们,便决定带唐明皇到月寒宫玩一玩。唐明皇到了月寒宫看中了嫦娥,于是便写了一首不甚恰当的诗。嫦娥由于先喝了几盅酒,先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后来醒酒了一看,唐明皇写的诗在侮辱她,非常生气,就拿了这首诗奏明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看唐明皇身为人主,竟敢这样污辱天神,勃然大怒,于是就派了青龙,脱生成为安禄山消灭唐朝,另建朝纲。
再说巡天御使太白金星路过大唐上空,一看下面兵荒马乱乌烟瘴气,立即回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向太白金星说明了原因,太白金星说:“玉帝息怒!唐明皇写诗污辱天神不对,您因为这点小事就派人消灭他的朝代,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作了?因为大唐朝规定四百年,现在才坐了不足二百年,还有二百年。“玉帝一听,觉得太白金星说得有理,就对太白金星说:“我御旨已下,青龙已经下凡,令已经收不回来了。”太白金星听了说:“您的御旨已下,不可再收,但我给您想了一个两全齐美的主意,不知您意下如何?”玉帝便说:“卿家请讲。”太白金星说:“叫嫦娥下凡,转生成杨贵妃,先叫她跟唐王,青龙现在不是下世了吗?就叫青龙、嫦娥暂时搅乱大唐的朝纲,让大唐时时失败,这样就处罚了唐明皇无视天神的罪行。同时派白虎星下凡助大唐朝,使大唐朝不至于过早灭亡,岂不是两全齐美。”玉皇听了欣喜非常。这便是安史之乱及郭子仪平叛的来历。
后来,玉帝降旨时,白虎星不听。原因是白虎星先前两次下凡,第一次脱生罗成只活了二十三岁,第二次脱生成薛礼(字仁贵)也只活了二十三岁。这次玉帝派他下凡,他说什么也不接旨。太白金星当着玉帝的面给他作保,让他活到终生。这样他才愿意下凡,脱生成郭子仪活到了八十四岁,无疾而终。
青龙、白虎,是民间信仰中的神兽,直至今日,仍被不断地传说、复制、衍生,发展;从隋末唐初到安史之乱,青龙星、白虎星的恩与仇、宿命与因果,辗转三世缠斗不休,严然是最完整的演绎与了结!
第一世
青龙星单雄信
山西潞州二贤庄庄主,疏财仗义、武艺过人,与唐公李渊有杀兄之仇,原与罗成共事王世充,因罗成背信投唐而深恨之,死前诅咒罗成乱箭穿身。
白虎星罗成
幽州靖边侯罗艺之子,擅使罗家枪,秦琼表弟。投唐後屡立功勋,成为李世民爱将,却被李元吉陷害征讨蘇烈,马陷淤泥河中,被乱箭射死。
第二世
青龙星盖苏文
原被锁於九天玄女处,白虎星无意间将其释放,遂转世为盖蘇文,作乱辽东十二年,终被薛仁贵擒杀;死後仍阴魂作祟,试图害薛仁贵射死其子薛丁山。
白虎星薛仁贵
罗成转世,绛州龙门县人,十五岁才开口说话,克死父母,一生多灾多难。平辽後衣锦返乡,却误射其子薛丁山,又身陷牢狱之灾,数年後挂帅征西,才与丁山父子相逢,却在白虎关被薛丁山误射致死。
第三世
青龙星薛刚
薛刚为薛仁贵之孙,薛丁山的儿子。薛刚闹花灯,闯下大祸,以致全家被灭门。后来薛刚聚集兵马打回长安,得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这个很少见,没白虎星来克他);
薛刚的历史原型:
名薛嵩,薛仁贵之孙。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踢球),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不是座右铭的来历呀)。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
第四世
青龙星安禄山
塞外胡儿,受唐明皇厚恩,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却起兵造反,国号燕,攻陷长安、洛阳两京,致使唐明皇幸蜀避祸;又相传其为「猪龙」转世,自立为帝後纵情酒色,被内侍李猪儿所杀。
白虎星郭子仪
朔方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相传白虎星因前两世皆不得善终,不愿再下凡历劫,幸赖太白金星下凡为谪仙李白,於唐王驾前保荐郭子仪,白虎星方允。
郭子仪平乱後封汾阳王,功高望重,福寿双全。
世界东西方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军事家——保罗.K.戴维斯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场决定性战役·扎马战役》中写道:“西庇阿和汉尼拔这两位将军的相遇是一个时代最佳军事头脑在战争中直接较量的极其罕见的机会之一,或许直到威灵顿在滑铁卢面对拿破仑时候才有了另一次这样的相遇!”
但是经过本人仔细的研究西方的军事战争史,发现西方历史上一个时代最佳军事头脑在战争中直接较量的极其罕见的机会至少发生了四次,西方历史上最卓越的将星遭遇战堪称龙争虎斗,惊天地而泣鬼神,其情形很像中国古代的青龙四转世,白虎三投唐,在西方历史的舞台上展转四世缠斗不休,简直就是人类历史版的诸神之战,严然是最完整的演义与了结!
男主姓龙,他爹和李世民玄奘是结拜兄弟的小说叫龙主唐朝。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小说龙主唐朝男主男主龙清雪,男主父亲和李世民,唐玄奘是结拜兄弟。龙主唐朝是佚名作者所写的玄幻小说。
大明宫是唐王朝的大朝正宫,而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在当时也被称作“天下第一门”,不过丹凤门的名称由来在典籍之中并没有任何的相关记载。
从先秦时代周天子定都丰镐开始,长安一带就成为了之后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不过历代长安城的具体城廓位置与大小都有所不同,唐代的长安城与汉长安城、隋大兴城也不一样。唐代的长安城的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是古罗马城极盛时期的五倍,是明清都城的1.4倍,是同时代全球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
从最外围向内,长安城由郭城、宫城、皇城三个主体部分构成,其中,郭城南部正门称作“明德门”,宫城南部的正门称作“承天门”,皇城南边的正门称作“朱雀门”,这三大门户都在同一中轴线上,而这条中轴线就是唐朝著名的朱雀大街。
长安城城门多是三门过道,而明德门与朱雀门是五门过道,这是天子五道,最高级别。
除了郭城明德门与皇城朱雀门外,长安城东北部的大明宫正门丹凤门也是天子五道的最高规格,丹凤门包括马道在内东西长200米,南北宽33米,门楼高度达到惊人的30米左右,因为这里地处龙首原高地,所以显得更加气势巍峨,被称作大唐的国门。
李世民登基之后,太上皇李渊一直居住在当时的皇宫正殿太极宫内,为了让李渊搬走,挪出正宫,李世民下令建造永安宫,也就是大明宫的前身,结果还没修好,李渊就嗝了,而永安宫的修建工程也就被暂时搁置。直到高宗登基后,因为太极宫地低潮湿,让高宗身体不舒服,所以再度重修大明宫,并且正式移宫,将其作为大唐正宫。
大明宫的设计与建造主持者,是唐太宗的表弟、时任将作大匠的著名大画家阎立本,占地超过32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颐和园加上半个紫禁城。从唐高宗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唐朝主要的大朝正宫,因此大明宫也被称作“千宫之宫”、“丝绸之路上的东方圣殿”。
关于大明宫的名称,按照唐代的典籍记载:“大明”出自《诗经·大雅》之中《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
不过,关于丹凤门的名称由来,并没有记录。
丹凤门是大明宫正南方的正门,城门上就是巨大的丹凤楼,这里是皇帝出入大明宫的主通道,也是唐代举行登基、改元、使臣接待等相关活动的重要场所,被称作大唐国门。
按照古代的传统文化,龙主男凤主女,皇帝自称真龙天子,而大明宫正门取名丹凤门,大明宫正殿含元殿的两侧还有翔鸾阁、栖凤阁,这样的布局命名似乎有些奇怪。
这也并不绝对,就像龙与凤,龙主水凤主火,然而水为阴火为阳,很明显这是有矛盾冲突的地方,而“凤”在古文化中其实也不能说主女,因为凤只有在与龙相配的时候才主女,凤与凰乃是一雄一雌相互配对的,凤,其实也是雄性的神鸟。
长安城的建设布局,与风水堪舆有关,北部玄武门与南部朱雀门就是按照四神相应之说来命名的,朱雀乃是上古神鸟,主南方星宿之圣神,五行主火,对应着四季当中的夏季,所以长安城皇城的正门被称作朱雀门,门前大道称作朱雀大街。
不过朱雀与凤,虽然后世也时常混为一谈,可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神鸟。
隋唐时代,原本是两种神鸟的朱雀与凤,逐渐也被混淆通用。
大明宫取意“文王有德,武王相承,其明德曰以广大”,而当年的周王朝兴起与岐山,有“凤鸣岐山,圣主出西周”一说,大明宫正门以“丹凤”为名,也算是符合经典,与大明宫的起源释义相符合,当然,这也只是种猜测。
唐代僖宗时,黄巢率大军攻破长安,在大明宫含元殿称帝,宣布建立所谓“大齐”,此后,长安城屡屡被破,大明宫也连带着被劫掠焚毁,朱温挟持唐昭宗前往洛阳之后,下令将大明宫拆毁焚尽,丹凤门、大明宫与长安城也随之荡然无存,逐渐消失。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