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1000多年前,武则天,一个统治中国50年的女人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被埋葬在距陕西西安80公里的梁山上。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而且在千年的时间里原封未动,这在中国历代帝陵中都是最特殊的一个。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达百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首雕刻了8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上有《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
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宋金(960-1234)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答:武则天墓立“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答案是一个字也没有,她立的是一块无字碑,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自己立下的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做出评论和判断。空前绝后,一代女皇。性巧慧,多权术,她君临天下天,统疆万里,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最低的位置坐上了皇位,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她是五千年来男性为尊的地上唯一一位女皇,是最有权力的一个女人,没有之一。
不得不说,这位唯一的女皇帝,成了多少人梦中的偶像,现实的楷模。她的凌云壮志,雄心万丈以及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格不得不让人由衷的倾佩,我作为一个女子无法抑制对她的仰慕之情,直至今日,武则天依然是一个神秘的女子,高高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但是还是要豪情壮志地说一句:女子当如武则天!古代,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习俗,这样的一个环境,后宫的女人也许倾尽一生也未必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她不但做到了母仪天下,而且敢为天下先,如一把利剑刺穿所谓封建道德的层层阻难,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呈“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即便她的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的财资和劳力,但这些过失远不及她所立下的历史功劳。你想想,一个女子,能成就多少男人都无法成就的事业,能让这个世界因她而精彩,离开她不行,这样的女子,真乃英雄。
所以武则天的墓碑上一个字也没有,历史上没有对错,功过由我们后人评说,我想那时的武则天也是这么想的吧。
一个字都没有!
这种碑叫无字碑。
无字碑,也称白碑或通俗的称没字碑,指无字的石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无字碑的出现多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因为墓主的好与不好无法言说,比如最初带有预留性质而最终没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为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无字等等。
无字碑并非毫无价值,像乾陵(武则天墓)的无字碑和其他有来历的碑刻,往往给人提供联想的空间和思考的平台。
武则天,一代女皇,出身贫寒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处死上官仪,逼长孙无忌自尽,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她也是有些才干的。她曾经上意见书十二条,也就是历史上的“建言十二事”,这里面包括了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武则天做女皇本身就是对封建礼制的破坏,在纳男宠方面他也让后来的卫道士们耿耿于怀。
705年的十一月初二,八十二虚岁的武则天死于上阳宫的仙居殿。临终时她异常清醒,立下了遗嘱,包括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葬在乾陵,和高宗合葬。只许为她立碑,不许立传,这就上武则天无字碑的来历。
706年的正月,武则天的灵柩运回了长安,和高宗合葬在乾陵。
武则天死后,她的谥号变过几次,但儿孙们的尊敬态度没有变。睿宗第二次即位后,改称为“天后”,后来又先后改为“大圣天后”,尊为“天后皇帝”,改为“圣后”。唐玄宗即位后,改为“则天皇后”,比较客观。到了749年,最后把武则天的谥号定为“则天顺圣皇后”。
观点:武则天的墓碑是无字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很多学者对其的评价还是说法众多的。
第一种观点:武则天的过失大于功劳,夺取李氏政权,其在位期间大肆杀害李姓宗亲、清除异己、盛行告密之风,造成朝局动荡;
第二种观点:武则天功大于过,唐朝在经历太宗朝期间的修生养息,形成“贞观之治”,在武皇的统治下,举贤良、增武举、创殿试等措施,使得社会平稳,百姓生活较富足,武周时期史称“贞观遗风”,后来玄宗嗣位,,前期的善于纳谏和重用贤才,社会发展良好,史称“开元盛世”。武则天的统治起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
武则天是个有争议的人,据说,当时则天皇帝也不知给自己下个什么结论为好,想让后人评论。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的身份,其先后成为太宗的才人、高总的昭仪皇后、大周的皇帝,墓碑究竟是以高宗之后还是则天皇帝刻之,这都是存有疑议的地方。
武则天墓碑上没有字,称为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扩展资料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四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
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
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做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3、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4、第四种:为维护道家统治,防止儒家登台,把儒生杀的血流成河,武则天知道历史多数是儒家编写,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声将彻底成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