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两宋元明 > 正文内容

元朝宰相机构(元朝宰相政府机构)

两宋元明8502023-03-17 21:37:45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本篇目录表

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什么?

元朝宰相机构(元朝宰相政府机构) 第1张

在元朝,是由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的。

中国历代王朝中,对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通常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剥夺和限制地方权力,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和主流。可在历史上却来了一次的反复,实在是意想不到的,那就是元朝的行省制。

在行省制下,行中书省虽然最初具有中央中书省派出机构的性质,但后来实际上成为了地方最高官府,其权力为历代最大。如《元史》中说“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又如元人虞集所说:“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权与财政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元朝前面的宋朝地方最高长官也就只能管辖一州,且其权力还受到制约,军队更是无法掌控;元朝后面的明朝地方财税只可留二成,也无法与元朝相比。

如此一来,便让人感到疑惑,元朝给地方如此大的权力,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总会有一两次地方行省反抗中央的叛乱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出元一代没有发生叛乱的原因了。

元代官员

中央中书省和地方行省相比有着绝对的实力 所谓“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中书省除了处理全国政事外,还直接管理着庞大的腹地地区,不仅在制度、法律规定上地位高于行省,,还有绝对的实力和地缘优势压制各行省。

元朝官制

行省内部存在分权制衡 为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采用分权制衡的策略,实行群官员署会议制度。即行政、财政、军事及司法等权力分散,由各部门分步行使,有时甚至不用给行省左丞相等人汇报,史载“出入不复关闻”。而当有重要政务需要一同处理,即使是行省左丞相的想法,也会有反对意见,或者暗中向朝廷汇报弹劾,使得政务处理不得不公正。就如那元人赵天麟所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行省版图

行省划分时在地理上犬牙交错,割裂各地,难以形成割据政权   元朝在进行行省划分时一反过去的原则,故意割裂各地自然地理于行政区划的联系,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

有效的监察是防止地方叛乱的另一保障  在元朝除了中央有御史台外,还独创了行御史台,外派到地方,并在全国范围内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布诸道,按临郡邑”。

综上所述,尽管行省管理的疆域很大,但由元朝这么一弄,地方权力也不足以构成叛乱,而且由御史台、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重要工具,对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和哪些原因有关,让内阁没变成宰相机构?

从明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开始,在中国延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就宣告废除了。此后,明朝出现了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内阁。内阁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的官僚系统成为了完全为皇帝服务的系统,皇权逐渐发展到了顶峰。在历史上,宰相制度的变迁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如内侍机构会不断成为了行政机构,进而形成新的宰相机构。内阁也是一个内侍机构,但是它为什么没有演变为宰相机构呢?

一,明朝内阁的行政化趋势

从内侍机构变为宰相机构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汉朝,汉武帝为削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了“内朝”,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中枢机构。而之前的“三公”就失去了决策权,成为了执行机构。到东汉时期,尚书台就成为了宰相机构,三公名存实亡。曹魏时期,为了限制尚书的权力,就重用侍中,形成了中书省,尚书逐渐沦为了执行机构。到了唐后期,尚书也名存实亡。

元朝时期,中国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宰相官名丞相。明朝初期,延续了元朝的制度。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造了胡惟庸案,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并株连3万人。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丞相也自然随之废除。从此,在中国传承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

废除宰相后,皇帝直辖六部,天下大小事情都决定于皇帝之手。朱元璋虽然以勤政著称,但也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朱元璋开始找来一些老儒来协赞政事,称为“四辅官”。四辅官权力不大,只负责提供参谋。1382年,鉴于四辅官年纪大,无法胜任繁忙的工作,于是朱元璋又设置殿阁大学土作为顾问。殿阁大学士就成为了内阁的雏形。朱棣上台后,命令解缙、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最初的内阁只是一个类似于秘书的机构,它的职责仅仅限于伦思顾问,没有行政权,更没有决策权。内阁大学士的只是五品官员,还不如当时的知府(四品官),更比不上六部大臣。但是内阁形成后,权力就开始膨胀起来,甚至有宰相化的趋势。

仁宣年间,内阁拥有了“票拟权”,“票拟”就是阁臣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样,内阁开始拥有部分的行政权。在地位方面,明仁宗朱高炽内阁阁臣的官阶提高了到了正三品。不过总体而言,仁宣年间的内阁依然还是内侍机构。当时为了让某些重要的内阁成员拥有行政权,就选择兼职六部尚书的模式,如杨荣为工部尚书、杨士奇兵部尚书、黄准兼户部尚书、金幼孜为礼部尚书、杨溥也曾兼任礼部尚书。

三杨

明朝中后期,内阁的宰相化趋势比较明显。一是地位进一步提高。景泰年间规定内阁大臣的地位高于六部,这为内阁控制六部提供了条件。二是开始有行政权。天顺年间,内阁可以统领六部,说明内阁拥有了行政权。三是内阁首辅出现。明英宗时期,首辅就出现了。在嘉靖年间,首辅被称为“元辅”、“首臣”、“首相”,是事实上的宰相。到了张居正时期,权倾朝野,内阁的宰相化几乎就要完成了。

 二,明朝内阁宰相化的失败

从永乐年间到万历初期,内阁的权力都是不断增强的。但是明朝内阁力量的壮大面临几大难以逾越的困难。一是明朝法律规定。朱元璋在华林组训中规定“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丞相。”这就意味着明朝在法律上不允许宰相的出现。明朝后期,虽然出现了一些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但一般都出现于皇帝怠政或者皇帝年幼时期,属于特殊现象。万历后期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解释得很有道理,他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朝内阁宰相化的第二大困难是有宦官专权的存在。宦官专权也是皇权独大带来的弊端。朱元璋时期,由于个人勤勉还能避免宦官势力膨胀。永乐年间,已经开始大量的重用宦官,甚至让宦官掌握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仁宣年间,内阁虽然掌握了“票拟权”,但是宦官却掌握了“批朱”的印章,任何奏章都必须经过“批朱”才能执行,这就为宦官控制朝廷提供了条件。明英宗时期开始,宦官和内阁大臣的争斗就反复在朝廷较量,双方互有胜负。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实际上,内阁宰相化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皇权。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的目的就是加强皇权,朱棣设置内阁的目的也是辅佐皇权。内阁一旦宰相化,就会削弱皇权,皇帝不允许的。

张居正去世后,被压抑很久的万历皇帝终于掌权,于是对张居正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清算。内阁首辅的权力自然也就是大幅度下滑。首先是六部和内阁产生了权力之争,最终六部脱离了内阁的控制,内阁失去了行政权。之后宦官势力再一次崛起,内阁被宦官左右,已经在政治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于是,明朝的内阁宰相化就如此失败了。

二,清朝内阁的名存实亡

后金国建立之初,并无内阁,全国大小军政要务都在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631年,皇太极又仿照明朝的内阁制度设置了“内三院”,成为政务方面的参议机构,这是清朝内阁的前身。清朝入关后,在冯铨、洪承畴等人的力争之下,内三院获得了“票拟权”。然而,不到一年,内三院的票拟权就被取消了。

总体而言,清朝的内阁虽然也是中枢机构之一,但是始终只是一个平衡其他机构权力的机构,并未掌握大权。顺治亲政后,“好汉语,慕华制”,试图恢复明朝内阁制度。然而当时内三院内部的南北之争、满汉之争比较严重,使得内阁制度难以稳定下来。1658年,顺治改内三院为内阁,内阁也获得了票拟权。顺治去世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大权,他们又取消了内阁票拟权,该内阁为内三院。到了康熙亲政后,才恢复了内阁,从此清朝的内阁制度稳定了下来。

清朝的内阁稳定了,票拟权也获得了,但是其权力难以恢复到了明朝的样子,因为清朝出现了新的中枢机构。康熙年间,为了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康熙重视新的内侍机构——南书房。全国的军政要务都绕开内阁,直接送达南书房,让康熙自己决策。雍正帝上台后,设置了军机处,推行了密折制度,凡属密办之事,皆令官员使用奏折直达皇帝,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两个新机构的出现,让内阁只能参议一些平常的公务,其票拟权也就变得名存实亡了。

清朝末期,曾仿照西方国家建立了责任制内阁。责任制内阁和明朝时期的内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只是翻译上使用了一个名字罢了。

明清时期,内阁的宰相化失败了,南书房和军机处却始终没有出现宰相化的趋势。这也就是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内阁宰相化最大的阻碍就是皇权。

元朝行驶宰相职权的机构是什么?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如何?请举例说明。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熏天,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lishi/lsym/10312.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