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两宋元明 > 正文内容

明朝汪文_明朝汪文严

两宋元明8102022-12-01 11:02:51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文中目录表:

为什么朱元璋的发小都会带兵打仗?

明朝汪文_明朝汪文严 第1张

在明朝开国功臣中,有三个人的身份与众不同,他们不仅是开国元勋,且与朱元璋的非比寻常,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关系十分亲近。这三个人的命运且各不相同,有一位得以善终,有一位死于疾病,有一位却被满门抄斩!这三位发小分别是汤和、徐达、周德兴。

汤和,童年的时候就有远大抱负,在嬉戏玩耍时,喜欢统率群童,练习骑马射箭。成年之后的汤和身高七尺,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元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汤和带领十多个壮士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他因作战勇敢而被封为千户之职。后来汤和给发小朱元璋写信,想让此时正当和尚的朱元璋和自己一起参加红巾军,说起来汤和算是朱元璋的参军介绍人。汤和,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后来,汤和被授以征南将军,征讨方国珍,方国珍大败投降,汤和收复浙江地区;继续南下讨伐陈友定,擒获陈友定,收复福建;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后来被封为信国公,最终告老还乡,是少数明朝开国功臣中得以善终的人。

徐达,也是出身贫苦农家,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比较清瘦,身材魁梧,并且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当年朱元璋在军队中当官后,回乡招募新兵,当时的徐达就加入到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发现徐达才能超乎众人,于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战四方。后来,被朱元璋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元朝灭亡后,蒙古残军仍然在不断进攻,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平定了陕西。徐达做到了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子少傅,封魏国公。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周德兴,也是当年朱元璋回乡招募的兵,周德兴投靠了朱元璋旗下,同年随军攻克滁州、和州。随朱元璋渡江,因屡立战功,被升任左翼大元帅。随军攻取了金华、安庆、安丰、庐州等地,后攻克赣州、安福、永新,随徐达攻打高邮;之后和杨璟、张彬一起征讨广西,平定了广西,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江夏侯。后来,因为儿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周德兴受株连被杀,公田被收。

朱元璋的父亲是谁?

朱世珍。

朱世珍(1281-1344)本名朱五四,妻子陈氏。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朱家祖上居于沛地,后迁句容,朱初一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

朱五四又迁居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朱五四娶陈氏,生四子二女,分别为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明太祖朱元璋、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母亲)。朱元璋排行最末。

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母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陈氏、朱兴隆先后去世。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在凤阳的明皇陵。

扩展资料

朱世珍之墓:

朱元璋父母死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当时因家贫,丧葬极为简陋。后来,朱元璋弃僧从戎,“继为王,终为帝”。

明皇陵初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修缮父母陵寝。在明皇陵的营建过程中,朱元璋先后三次前往谒陵,并一再命太子及诸王前往凤阳祀陵。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建成竣工。皇陵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世珍

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四月,一场席卷凤阳的瘟疫,给原本安贫乐道,家庭和睦的农民朱家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一家子的家长朱五四,连同他的妻子陈氏、大儿子朱重四以及大孙子在一个月内相继毙命。朱重四的媳妇王氏带着小儿子朱驴儿(即朱文正)逃回了娘家。原先的七口之家,瞬间只剩下朱五四的小儿子朱重八。这位朱重八,自然是日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五四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老二重六和老三重六此前已经入赘到别人家。听到噩耗之后,只有老三朱重六赶回老家,帮助弟弟料理丧事。兄弟二人向向他们的“田主”刘德借地安葬父母兄长,不料却受到了呵斥。老朱做了皇帝以后回想此事,仍然意不能平,在其御制的《大明皇陵之碑》中对刘德进行了申讨: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御制皇陵碑文》

就在兄弟二人走投无路之时,另一位地主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小块地来安葬双亲。刘继祖的儿子刘英和朱元璋是小时候的玩伴,他特意求了母亲娄氏,而刘继祖在娄氏的劝说下同意拨出一块地来安葬朱五四一家。那么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刘继祖当年的一时善行,为他们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回报呢?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削平陈友谅,包围张士诚,正是志得意满,放眼天下之时。四月,老朱衣锦还乡,回到老家凤阳。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为父母改葬。

当年虽然有了一块墓地,但朱家穷得叮当响,所谓“礼有未备”。现在儿子发达了,自然想要风光大葬父母双亲。但此时有人进言改葬的话,恐怕会“泄山川灵气”。最终朱元璋只是下令“增土以培其封”,改葬的事情就此作罢。这块地有灵气,只怕朱元璋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改葬就要挖坟,当年老爹老娘“殡无棺椁,被体恶裳”的惨状,个人觉得朱元璋并不想让臣子们看见。所以就坡下驴,想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无论如何,老农民朱五四的墓地得到了修缮,需要有人专职进行守护。此时刘继祖和娄氏都已去世,刘英尚在。朱元璋于是免去他家的徭役,让他们世守陵墓。

陵旁居民汪文、刘英于上有旧,召至慰抚之。遂令招致邻党二十家,以守陵墓,命有司复其家。—《明太祖实录卷二十》

朱元璋在辞别家乡回建康(今南京)之时,再次召见刘英,将守陵之事郑重相托。

上将还建康,谒辞陵。召汪文、刘英谓曰:“乡里亲戚爱厚者,惟足下二人。先世陵墓所在,吾岂敢忘?但国家事重,不得不归耳。公等善为我守视。”仍赐英、文等绮帛米粟,曰:“此以报夙昔相念之德也。”—《明太祖实录卷二十》

明朝建立之后,朱五四被追尊为淳皇帝,庙号仁祖。其夫妇二人的陵墓也升格为皇陵。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的时候,朱元璋下旨成立皇陵祠祭署,以汪文为署令,刘英为署丞。皇陵陵户三千多户,均附籍太常寺祠祭署,免征徭税。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九月,朱元璋下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义惠侯夫人。在刘继祖的诰文中,朱元璋称赞其“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惠朕”。对于娄氏,老朱则称赞其“和柔慈惠,克成厥家”。

在利益面前,汪家和刘家的后人为了到底谁是奉祀,谁是祀丞争得不可开交。而刘家的不肖子孙刘墉,甚至在永乐年间因擅伐皇陵树木而惨遭下狱。到了明宪宗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皇帝朱见深下旨规定汪家子孙世为奉祀,刘家子孙世为祀丞,这场折腾了近百年的闹剧才告一段落。

甲寅,命皇陵祠祭署世以汪文子孙为奉祀,刘英子孙为祀丞。先是两家争袭不已,尚书王翱等具洪武以来授袭之详以闻,遂著为令。—《明宪宗实录卷十七》

结语:刘继祖当年的一桩善举,为他的儿子刘英,乃至刘家的子孙后代带来了近三百年的铁饭碗。可谓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的最佳实践。至于刘德,据说朱元璋并没有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反而赐了三十顷田地给他。你不是爱土地吗?朕就再赐一点给你,看你怎么有脸在乡里混。何况要打击报复,自有既得利益者汪家和刘家可以出面,朱重八贵为皇帝,自然无须再和刘德一般见识。

明朝,汪文言如何越狱

汪文言入过两次狱,天启元年遭弹劾入狱是被释放的,后来因为东林党的原因第二次入狱,这次是死在狱中的,没有越狱这回事

关于历史朱元璋

朱元璋传奇故事 凤凰占穴,是说朱元璋埋葬父母的故事,它在凤阳一带流传了六百多年。元朝末年的一天,凤阳上空突然飞来一只彩凤,盘旋两圈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飞去,降落在一片荒滩之上。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赶到那里观看。且说此时,府官巡视路过这里,见有只凤凰冲着自己落下,心想,凤凰是种神鸟,象征吉祥,如能捉住它,献给皇上,真是做官不贪财,富贵天上来!想到这,顿时眉飞色舞,十分高兴,一纵身扑上去。那凤凰低首长鸣一声,展开双翅,腾空而起,飞进彩云里去了。围观的人们见凤凰飞走,便一哄而散。而府官却两手一动不动地按在凤凰落下的地方,大声叫喊衙役:“你们快拿锹来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里一定有宝!”说着自己先挖了起来,衙役们找来锹掀,从上午挖到傍晚,结果一无所获。府官只好挥袖而去,留下一个又大又深的土坑。不久,朱元璋的父母相继去世。当时,他还是孩子,父母是个佃户,一生穷困,死去连一个葬身之地都没有。朱元璋和他二哥用秫秸卷好二老尸体,放在独轮车上,去荒滩埋葬。刚到凤凰降落、府官打坑的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倒将下来,不料尸体滑进坑中,两人便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去了。不一会儿,风停雨止,两人走进一看,大吃一惊,土坑不仅被暴雨冲平,还被狂风卷成一个高大的土堆,人们都说这是天意,是老天给埋葬起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多次考虑启坟改葬,亲自到凤阳选择地势,后因人奏谏,说他之所以得了天下,是因为“凤凰点穴”的“宝地”被他父母占着了。如若改葬,破了“风水宝地”一来使先人在里面魂魄不安,二来会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信了这话,于是命令在原基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寝,这就成了现在的明皇陵 埋葬了父母和大哥以后,朱元璋就和二哥分别了,二哥年纪比较大,所以要离家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朱元璋孤苦伶仃一个人,几乎活不下去了。好心的邻居汪妈妈看他可怜,就给附近寺庙的住持送了点礼,劝他们收下朱元璋,她要让朱元璋去当和尚,图个温饱。对于朱元璋来说,当和尚是个走投无路的选择。一开始,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关于朱元璋为什么去当和尚,也有一些传说或附会。传说,朱元璋出生后,不知为什么,一直不会吃东西。一天,淳皇(指朱元璋的父亲)在求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和尚坐于门侧。不料,和尚忽然发话问他道:“施主您去哪儿呀?”淳皇说:“我新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会吃饭。”和尚说:“这不碍事!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淳皇感谢了和尚后,说要是真如他所说,就把孩子许为他的徒弟。淳皇说罢进门要取茶招待和尚,出来却发现他不知到哪儿去了。到半夜的时候,和尚的话应验了,朱元璋会吃东西了。还有一种传说,说在朱元璋还是婴儿时,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就依当地风俗将孩子舍入寺庙,等孩子长大了,就让他当和尚。等到朱元璋长大的时候,朱元璋的父亲允许让儿子当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却不干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来,朱元璋他因此没有早早进入佛门。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起了瘟疫,无奈之下,朱元璋请求二哥同意在家乡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为师,邻人汪文帮助他完成了出家的仪式。这两条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朱元璋进的这家寺庙当年叫做於(wū)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离原址东北十五里处重建皇觉寺,并改名为大龙兴寺。那年月,要想当个有饭吃的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当灾荒同样威胁到寺庙时,和尚们也没饭吃了——“居未两月,寺主封仓。各为生计,云水飘”。朱元璋在寺里不过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两个月的“行童”,什么都还没弄明白,就为生计所迫而离开寺庙,四处云游了,其时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才十七岁。风霜雨雪,夜月惊魂,莽莽天地,身如飘蓬。荒山古寺成了他的栖身之地,他只得靠别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命。作为一个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说是历尽艰辛。朱元璋“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颖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这样一下子过了三年多。这时,朱元璋已经二十岁出头了。这三年中,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经验,磨砺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领。但朱元璋毕竟怀念家乡,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皇朝本纪》上说:“(朱元璋)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在外面游历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开始发奋读书,伴随青灯黄卷,早功晚课,读书诵佛。在这期间,朱元璋“立志勤学”,除佛经外,也广泛接触了各类书籍。几年寺庙生活内学到的东西,成了他书本知识的主要来源。尽管那时候的朱元璋不过是个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还是被神化了:他住在寺庙里的时候,他的房间在晚上远远看去,常常会发出红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红光又没有了,大伙儿对此都感到很惊讶。这说的是他第一次入寺头两个月的事。等他从外地云游归寺,情况就更玄了。有一天,一个红衣道士出现在寺庙的西北方向,他说:“这寺中有好人。”就是说,这间寺庙将来要出大贵人。又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扫地,扫到佛像脚下的时候,他嫌伸出的佛脚碍事,就随口说了句:“缩回去!”不料,佛像的脚真的乖乖“缩”回去了。还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烛吃了,朱元璋很生气,心想你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笔一挥,在佛像背上批上五个大字:“发去三千里。”到了晚上,寺庙里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个梦,梦见庙里的佛要走了,他们奇怪地问:“您为什么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朱元璋说:“哈哈,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把他放了他。”果然,到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前来道谢。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朱元璋在寺中,一转眼又过了三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朱元璋这个和尚也许会继续做下去。以他的聪明勤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精通佛经的高僧,传经布道,终老一生。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眼前展现了一片新的天地。鬼使神差,一个隐藏在草莽中的英雄,从此踏上了他的创业之路。朱元璋投军的目的原是为了活命,但当他驰骋在沙场上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弱者,自己不仅可以统领千军万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许多人的命运。那么,他又是怎样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种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二郎庙(也有说是土地庙的)、红罗障、跃龙冈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看来,不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想争得这份“龙兴之地”的光荣。 有一首叫《凤阳花鼓》的安徽民歌流传特别广,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歌词是说,朱皇帝生在凤阳。那么,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钟离,还是生在泗州盱眙呢?原来,在元朝,安丰路的濠州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当时钟离、盱眙分属两州,不会混淆。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钟离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钟离的地位,于是就将钟离升为凤阳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及虹县等县,所辖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为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属于凤阳府。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生在盱眙还是生在钟离,都没出凤阳府,都没说错。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至今无法解释。按朱元璋自己的说法,其父朱五四死时是六十四岁,朱元璋当时是十七岁,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就是四十七岁。但朱元璋又说他父亲是五十岁时来到钟离东乡的,那么,他在朱元璋出生时就还没有来到钟离东乡,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儿。相反,如果确实像前面提到的几本书所记载的那样,朱元璋生于钟离东乡,那么,朱五四迁到这里时就不是五十岁,而应当是在他四十七岁以前。究竟是朱元璋的记忆有问题,还是史官记载有误,已经难以考察了。贫穷之家,生计维艰,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错了时间地点,或许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各种版本的神化传说已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自然而然地,关于朱家为什么会生出这样一个贵人来,又有这样的传说——泗州有一个杨家墩,墩下有土窝。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农作之余,躺在里面休息。这时,有两个道士经过这里,其中一个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卧的地方说:“如果一个人死后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出天子。”另一个道士——是前面说话的道士的徒弟——问道:“为什么呢?”那道士回答说:“此地气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十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这时,朱元璋的祖父突然从土窝里站起来,道士看见他很惊讶,于是问道:“刚才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朱元璋的祖父假装耳聋,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于是,道士在那里插了一段枯枝就离开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话记在心里,一天天地等候着枯枝生叶。十天过去了,那枯枝果然长出叶来。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计,他不愿让别人知道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长出树叶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又过了十天,两个道士再次来到土窝处,徒弟发现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生树叶呀?”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说:“一定是被这个人拔去了。”朱元璋的祖父看见瞒不住,就承认了。道士说:“你有福,死以后应当埋葬于此,你家将会出天子。”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那里。下葬时,让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扒开的土自己壅起,成为坟堆。这个杨家墩方圆丈许,现在还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去看看。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朱元璋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不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也太神了——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后十年,又迁到了钟离之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县孤庄村。关于朱元璋少年时的事儿,也有一些逸闻:朱元璋小时候跟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靠替人放牛过活。有一次,嘴实在太馋了,就把东家的牛犊给杀了,然后大伙儿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后怎么办呢,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进地里,骗东家说:“地开裂了,小牛陷进去了!”东家跑过去拽住牛尾巴,结果牛尾巴真的往地里钻了,东家见状,无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话,没让他赔偿牛犊。朱元璋跟放牛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玩拜皇帝的游戏。他们拿车辐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篮子做龙椅。然后,大伙儿轮流做“皇帝”,坐上“龙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过,奇怪的是,当其他人坐上篮子的时候,都坐不稳,没几下就摔下来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时候却稳稳当当的。大伙儿见状,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着“笏”参拜他。从此以后,朱元璋在放牛娃中俨然成了小首领。虽然这些传说不免有附会或神化的地方,但还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时候要比一般孩子聪明、顽皮。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在世的亲戚还有谁?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作为历史上得国最正乞丐皇帝朱元璋,在打拼过程中有没有亲戚帮忙呢?登基时,朱元璋还有多少亲人在世?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朱元璋的穷亲戚们。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其父朱世珍(朱五四),母陈氏。朱元璋兄弟姐妹六人,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大姐朱氏、二姐朱佛女。朱元璋是朱家最小的孩子。

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大哥朱兴隆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而之前,三哥朱兴祖早已不在人世,大姐朱氏嫁给王七一,二姐朱佛女嫁给了李贞,大嫂王氏又带着侄子侄女回了娘家,朱元璋家中只剩下了自己和二哥朱兴盛。

大姐朱氏

大姐朱氏早早就嫁给了王七一,王家也是贫困户,而且属于那种特别老实巴交的家庭。

传说朱元璋起事之初,被元兵追杀,逃至大姐家寻求庇护。姐夫王七一和大姐因为怕受连累,竟然不与接纳,朱元璋因此心怀芥蒂。

朱氏和王七一也是苦命人,《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曾说过二人“早世无后,为因兵革不知葬所”。

朱元璋当皇帝后并没有像对待其他亲戚那样立刻追封,而是直到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回乡祭奠母亲,找到其姨母夫妇灵柩,上报给朱元璋后才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封大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

二姐朱佛女

在朱元璋所有亲戚中,二姐一家是命运最好的,也是和朱元璋最亲近的。在朱元璋最为落魄的时候,二姐朱佛女和二姐夫李贞多次接济朱元璋,这才使朱元璋没有被饿死。

不过朱佛女并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她去世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当和尚。

二姐夫李贞带着儿子李文忠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至正十三年(1353年)李贞父子二人到了滁州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对外甥李文忠极为喜爱,不仅将他收为养子,还让他随自己姓朱。

朱元璋称帝后,追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李贞拜驸马都尉、镇国上将军,封为恩亲侯。洪武三年,李贞特进荣禄大夫、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右柱国,封为曹国公。李贞死后追封陇西郡王,谥号恭献,追赠“三世皆为王爵”。

李文忠则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建立不朽功勋。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排第三位,为曹国公。李文忠死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大嫂王氏及侄子侄女

朱元璋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都没有活到朱元璋发达的那一天,朱兴盛有一子,早夭。只有大哥朱兴隆留下了子嗣。

朱元璋起兵时,大嫂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和女儿朱氏(后来的福成公主)投靠了朱元璋。但是大嫂王氏也没活到朱元璋当皇帝那天。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封侄女朱氏为福成公主,嫁给福建行省参政王克恭。

朱文正曾因为对朱元璋赏罚不满,投靠张士诚,被朱元璋软禁至死。

不过朱元璋对大哥这一脉相当厚待,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朱文正之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

顺便说一下,靖江王这一系是唯一传承到了明灭的王系。

其他亲属

除了至亲之外,朱元璋当皇帝后曾经寻找自家族人,也敕封了一批人。

朱元璋父亲朱世珍(朱五四)有一哥哥朱五一。

朱元璋追封大爷朱五一为寿春王。

朱五一生四子,长子朱重一,追赠霍丘王;次子朱重二,追赠下蔡王;三子朱重三,追赠安丰王;四子朱重五,追赠蒙城王。

朱重一生二子:高沙王朱赛哥、宝应王朱铁哥。

朱重三生四子:六安王朱转、来安王朱记、都梁王朱臊、英山王朱润;

不过朱元璋当皇帝时,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了,《明史·志·卷二十八》中记载洪武三年,朱元璋“定以皇伯考寿春王、王夫人刘氏为一坛;皇兄南昌王、霍丘王、下蔡王、安丰王、霍丘王夫人翟氏、安丰王夫人赵氏为一坛;皇兄蒙城王、盱眙王、临淮王、临淮王夫人刘氏为一坛,后定夫人皆改称妃;皇侄宝应王、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山阳王、昭信王为一坛,凡一十九位。”

从这上面看出当时朱元璋找到的族亲不少,不多大多不在人世。

在史料中记载了蒙城王朱重五的一个女儿被朱元璋封为庆阳公主,嫁给了一名叫黄琛的下级官员。

目前能在史料中找到的朱元璋亲戚就这么多,不过朱元璋还有两个算是亲戚的家庭,一个是给朱家坟地的刘继祖,另一个是朱元璋的邻居汪氏。

特殊的亲戚

朱元璋登基后曾经下过一道《赐署令汪文刘英勅》,其中说到:“朕本农夫,家贫,丧父母,身当幼冲,百无所措,幸邻人汪姓者保护之;无地可葬,幸刘姓者惠以葬地,以安神天。”

天启年间出版的《凤阳新书·刘继祖传》记载,刘继祖死后,其子刘英和朱元璋的邻居汪文去投靠朱元璋。朱元璋令二人作随身护卫,朝夕相伴。二人的名字也是朱元璋所起。

为什么说这两家是朱元璋特殊的亲戚呢?

朱元璋所说的“汪姓者”就是汪文的母亲,一个非常善良的老太太。朱元璋要饭时,汪氏总是救济朱元璋。朱元璋年长一些,还是汪氏出钱推荐他到了皇觉寺当了和尚(和尚不是谁想当就当的)。朱元璋一直以“干娘”称呼汪氏。

汪氏夫家本姓曹,据凤阳县出土的《明故松山汪公墓志铭》记载,汪氏夫君叫曹均,也是早早就去世了。汪氏有子三人,其中的二子就是投靠朱元璋的那位。朱元璋特赐姓汪。

汪文和刘英是表兄弟,这么说来,朱元璋他们三人属于干兄弟。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汪文和刘英并没有在朝廷做事,而是被朱元璋安排回老家看守陵墓去了,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差事。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lishi/lsym/1290.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