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的记载。其实,击败这个国家很容易,但战后新皇室应如何处理前朝皇室呢?
一开始,统治者比较仁义,前一个朝代的皇室成员没有被杀。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新王朝,朝廷就会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只要他们不造反捣乱,一切都好。但是,随着皇权越来越集中,皇帝再也不能让那些可能叛逆的人留在他身边!因此,新王朝对前朝的宗族越来越严厉,其中,最刻薄的当属清朝。清朝建立后,明朝的10万皇室成员都怎么了呢?
原来,清朝统治者打着“同化”的旗号,让明朝皇室放弃以怀柔政策复国的念头。当时,有些人真的相信清政府的话,前来投降。也许,他们不只是想屈从于新王朝,只想过上安定的生活。清政府对他们很好,给了满族的姓、钱等等。此外,还给他们安排了官职,有的甚至被列入八旗名单。然而,也有一些明朝皇室叛逃,直接被处死。
其实,人家已经投降了,即使心里有鬼,也可以控制,可为什么要赶尽杀绝呢?后来,前朝人了解清政府的计划,很少有人求助于此。试想,犯了罪的人都被杀了,更不用说那些叛逆的人了。因为,清朝是由推翻汉族的满族人建立的。为了巩固政权,他们不放过有权煽动他们的前朝皇室。
据记载,清政府在五年内杀害了许多明朝皇室。其中,有名有姓的人有50多人。加上他们的家人,已经有一万多人丧生!因为,叛逆的命运,这些人带着家人,老少,奔向了黄泉路,这让人非常伤感。可见,清政府真正实行了“断根”政策。
都知道,明朝历经了二百多年,十六代皇帝的子孙是数不胜数。但不幸的是,那些被杀的人回到了天堂,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便不问世事。
后来,清政府安定下来,认为可能推翻他们的人几乎把他们都杀了。于是,他们在全国各地颁布了诏书,这样明朝皇室就不必躲起来了。然而,对于末代崇祯皇帝的直系后裔,崇祯的四子朱慈焕在75岁时被捕。最终,在这位古老而罕见的老人及其后代被杀,大清王朝才得以善罢甘休。
也许,他们放了朱慈焕的妻女,但家里的顶梁柱都死了。这些弱小的女人怎么生活?她们最终选择了自杀。前朝既然都灭了,为什么要消灭后代呢?要知道,统治一个国家,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怎么会容不下前朝后裔呢?
虽然,清政府对前皇室非常严厉,但仍有一些人生活在新王朝,他们非常安逸。例如,朱之琏叛逃后成为了清政府的一名官员。虽然,他没有获得一个显赫的职位,但他的家庭却很安全。后来,他被雍正抬高身份,进入了三旗之一的白旗。所以,他过得很好。从那以后,他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都成了清政府的官员。可能,他们只忠于清政府,忘了他们是谁的后代。
朱煜勋也是明朝皇室的后裔,被清政府封为候位并领取俸禄。虽然,他不是很富有,但与早逝的祖先相比,他还是很舒服的。此外,朱煜勋对先人并不太在意。相反,他和他敌人的后代溥仪相处得很好。
在溥仪搬出故宫后,还集资去看望他。相比之下,他并不那么关心他的祖先。由于生活压力大,他向民国政府申请帮助,政府安排他到了明陵。然而,他并不在乎祖坟,甚至被指控盗墓。可见,他根本不尊重他的祖先,真是太可悲了。
其实,如何对待前朝皇室,是每一个新王朝都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大多数朝代并没有完全杀死他们。相反,他们允许前王室穿上前朝的衣服和颜色,去祠堂祭祀。这逐渐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从西汉到宋代,甚至到金朝都有流传。
例如:魏晋取代汉朝后,他授予汉献帝山阳公的称号,并给予他许多特权。此外,金朝还授予两位宋代皇帝爵位。可见,如何对待前朝皇室,不是比哪个皇帝更慈悲,而是皇帝的心意。
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
关于岷藩家族,刘佑平先生的《中华姓氏通书·朱姓》中有如下记载:
岷藩开基始于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八年(1399年)朝廷实行削藩政策,岷王朱楩因被西平侯汰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远徙福建漳州。
扩展资料:
明朝皇族宗室
公元1368年1月23日(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
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残余势力北遁。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在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
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于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朝皇族为朱姓皇室,本贯源自四川廖姓改姓,后朱元璋之父迁凤阳,故称凤阳朱氏。由明太祖朱元璋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和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
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系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蓼王系不拘。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亲王女为郡主。
明朝重建了比较规范的分封制,明太祖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二十六个儿子, 与侄孙朱守谦,在内的二十七个王,在边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军务。
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强化中央集权,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宗室
一、朱棣(4个):
1、仁宗朱高炽,母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
2、汉王朱高煦,母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
3、赵简王朱高燧(仁宗、汉王、赵简王母俱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4、朱高爔,母不详。幼殇,未封爵位。
二、朱高炽(10个):
1、朱瞻基,长子,明宣宗,母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张氏
2、朱瞻埈,次子,郑靖王,母贤妃李氏
3、朱瞻墉,三子,越靖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4、朱瞻垠,四子,蕲献王,母贤妃李氏
5、朱瞻墡,五子,襄宪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6、朱瞻堈,六子,荆宪王,母顺妃张氏
7、朱瞻墺,七子,淮靖王,母贤妃李氏
8、朱瞻垲,八子,滕怀王,母贵妃郭氏
9、朱瞻垍,九子,梁庄王,母贵妃郭氏
10、朱瞻埏,十子,卫恭王,母贵妃郭氏
三、朱瞻基(2个):
1、长子 明英宗朱祁镇,孙皇后《明史》记载为宫人子。
2、次子 明代宗朱祁钰,吴贤妃所生
四、朱祁镇(9个):
1、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1464-1487在位)。母孝肃皇后周氏。
2、德庄王朱见潾(1448年5月7日—1517年9月7日),初名朱见清,明英宗朱祁镇第二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明朝第一代德王。
3、皇子朱见湜,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生于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四日(1449年8月2日),死于景泰二年八月初五(1451年8月30日)。早卒,复辟后,不复追赠。
4、许悼王朱见淳,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端靖安和惠妃王氏,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许王。
5、秀怀王朱见澍(1452年3月12日-1472年10月13日),明英宗朱祁镇第五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庄静安荣淑妃高氏。
6、崇简王朱见泽,母孝肃皇后周氏;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十六日生于南宫。
7、吉简王朱见浚,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景泰七年六月初九日生。
8、忻穆王朱见治(1458年3月18日―1472年4月2日),明英宗朱祁镇第八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
9、徽庄王朱见沛(1460年-1506年)。明英宗朱祁镇第九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恭端庄惠德妃魏氏/恭庄端惠德妃魏氏。
五、朱祁钰(1个):
怀献太子朱见济(1448年8月1日—1453年3月21日),朱祁钰长子,母为杭皇后。朱见济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七月初二日出生,景泰三年四月乙酉(1452年5月11日)立为太子,次年十一月辛未(1453年12月18日)夭折 ,谥号怀献太子。
天顺元年(1457年)追废为郕王世子。直至南明灭亡,朱见济也没再被承认为太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高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祁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祁钰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总共有26个儿子,除了八儿子朱琦和二十六儿子英年早逝以外,朱元璋的其他24个孩子总共分成二十个派别,用来区分他们是谁。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是朱云,他是朱元璋的长子,他在1398年继承了这个帝国。然而,在1402年,他被他的叔父以“清君侧”的名义赶下台,从此明朝王位由朱标传给了朱棣。
文/古史新说
明朝的第二个君主是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长子,他在1398年当上了明朝的皇帝。然而,在1402年,他被他叔父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赶下了台,因此王位传给朱棣。靖康之变之后,朱允炆二儿子朱文被囚禁在丰阳。1457年才又自由了,但不久后又死了。
朱高炽是太子,朱元璋的信得过他,朱高炽长子朱瞻基非常的聪明,所以朱德故意把朱高炽立为皇太子,朱瞻基则当了皇太孙。然而,朱高炽只统治了明王朝10个月,就去世了,他的长子朱瞻基接替他成为了玄德皇帝。此时的明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成祖,朱棣,1403年-1424年,永乐;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从以上这些皇帝的名字中,我们能看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朱元璋为了分清各派别的辈分大小,把他自己每个儿子当成了一个派别,每个派别定了二十个字作为这个派别名字的第二个字,再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的规律,作为名字中第三个字的用字。
从这些大数据统计中,我们就能知道朱元璋就是明朝皇帝中,后代最多的。再结合之前提到的这两段,我们就能看出来,朱元璋是明朝的开源皇帝,他把自己的儿子们,每一个当做一个派别,用来区别,这样都能分出二十多个派别来,可想而知,朱元璋的后代是明朝历代皇帝中最多的,是完全无庸置疑的。
朱元璋有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成祖、周王橚。胡充妃生楚王桢。达定妃生齐王榑、潭王梓。郭宁妃生鲁王檀。郭惠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胡顺妃生湘王柏。韩妃生辽王植。余妃生庆王旃。杨妃生宁王权。周妃生岷王楩、韩王松。赵贵妃生沈王模。李贤妃生唐王柽。刘惠妃生郢王楝。葛丽妃生伊王彝。而肃王楧母郜无名号。赵王巳、安王楹、皇子楠皆未详所生母。
明惠帝有两个儿子
太子文奎 少子文圭
明成祖有四个儿子
高炽 高煦 赵王高燧 高爔
明仁宗十子。昭皇后生宣宗、越王瞻墉、襄王瞻墡。李贤妃生郑王瞻飐、蕲王瞻垠、淮王瞻墺。张顺妃生荆王蟾堈。郭贵妃生滕王瞻垲、梁王瞻自、卫王瞻埏。
明英宗九子。周太后生宪宗、崇王见泽。万宸妃生德王见潾及皇子见氵是、吉王见浚、忻王见治。王惠妃生许王见淳。高淑妃生秀王见澍。韦德妃生徽王见沛。
明景帝一子,怀献太子见济。
明宪宗十四子。万贵妃生皇第一子。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佑极。纪太后生孝宗。邵太后生兴献帝佑杬、岐王佑棆、雍王佑枟。张德妃生益王佑槟、衡王佑楎、汝王佑梈。姚安妃生寿王佑楮。杨恭妃生泾王佑橓、申王佑楷。潘端妃生荣王佑枢。王敬妃生皇第十子。第一子、第十子皆未名殇。
明孝宗二子。武宗、蔚王厚炜,俱张皇后生。
明世宗八子。阎贵妃生哀冲太子载基。王贵妃生庄敬太子载。杜太后生穆宗。卢靖妃生景王载圳。江肃妃生颍王载啇。赵懿妃生戚王载沴。陈雍妃生蓟王载匮。赵荣妃生均王载夙。
明穆宗四子。李皇后生宪怀太子翊釴,孝定太后生神宗、潞王翊镠,其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明神宗八子。王太后生光宗。郑贵妃生福王常洵、沅王常治。周端妃生瑞王常浩。李贵妃生惠王常润、桂王常瀛。其邠王常溆、永思王常溥,母氏无考。
明光宗七子。王太后生熹宗、简王由学。王选侍生齐王由楫。李选侍生怀王由模。刘太后生庄烈皇帝。定懿妃生湘王由栩。敬妃生惠王由橏。
明熹宗三子。怀冲太子慈然,不详其所生母。皇贵妃范氏生悼怀太子慈焴。容妃任氏生献怀太子慈炅。
庄烈帝(崇祯)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
太祖十六女福成庆阳二主附 兴宗四女 成祖五女 仁宗七女宣宗二女 英宗八女 景帝一女 宪宗五女 孝宗三女 睿宗二女 世宗五女 穆宗六女 神宗十女 光宗九女 熹宗二女 庄烈帝六女
太祖十六女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 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 汝阳公主,宝庆公主。
成祖五女
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咸宁公主,常宁公主。
仁宗七女
嘉兴公主,昭皇后生。宣德三年下嫁井源。正统四年薨。后十年,源死土木之难。
庆都公主,宣德三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薨。
清河公主,宣德四年下嫁李铭。八年薨。
真定公主,母李贤妃,与清河主同年下嫁王谊。景泰元年薨。
德安公主,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与蕲王瞻垠同日追封,谥悼简。册辞谓第四女,盖早殇,名次未定也。又五女延平公主,六女德庆公主,俱未下嫁薨。
○宣宗二女
顺德公主,正统二年下嫁石璟。璟,昌黎人。天顺五年,曹钦反,璟帅众杀贼,擒其党脱脱。诏奖劳。成化十四年奉祀南京,逾年卒。
常德公主,章皇后生。正统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薨。
英宗八女
重庆公主,
嘉善公主,母王惠妃。成化二年下嫁王增,兵部尚书骥孙也。弘治十二年薨。
淳安公主,
崇德公主,母杨安妃。成化二年下嫁杨伟,兴济伯善孙也。弘治二年薨。
广德公主,母万宸妃。成化八年下嫁樊凯。二十年八月薨。
宜兴公主,母魏德妃。成化九年下嫁马诚。正德九年薨。
隆庆公主,母高淑妃。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
嘉祥公主,母妃刘氏。成化十三年下嫁黄镛。后六年薨。
有后代,人数也多,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身份的人都有。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相传,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南京大学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
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