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两宋元明 > 正文内容

明朝最后一个军阀_明朝最后一个军阀TXT下载

两宋元明10502023-02-03 06:22:51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末清初的割据军阀为何会成功清朝重臣,最后结局怎样?

明朝最后一个军阀_明朝最后一个军阀TXT下载 第1张

其实,在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中,不仅仅有闯王李自成这一个起义部队,还有很多,虽然没有他有名气,但也曾在那段历史中展现出一种不凡的本事的。有一位汉人大将军,大概很少有人认识他,但他的存在,却是历史上少见的最后因首鼠两端而被迫自刎的大将。这个人就是名叫王辅臣的军阀。

王辅臣出生在明朝时期,从小就喜欢武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跟随着自己的姐夫就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当中。在兜兜转转之下,他凭借自己的姓氏,成为了一个明朝将领王进朝的干儿子,就这样,他逐渐的在军中崭露头角。因为他的相貌与流传中的吕布样貌有些相似,也有人叫他为“活吕布”。要知道,被这样称呼,那一般都是这个人非常的优秀,本事很不错,才能拥有这样称呼的。

之后,王辅臣也确实用自己的一身本事,尊重了这个称号。在后来的历史中,王辅臣带领着自己的士兵还成为了在大同很有实力的军阀。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大同更是挡住了多尔衮两次的亲征。可以说,王辅臣的实力是非常优秀的。

但不管是多优秀的将领,在面对满清的强势攻击中,他还是选择了投降。投降于满清的王辅臣,很本事,更是平步青云,成为了顺治帝和康熙帝时期的两朝重臣。从屈居人下,到最后成为专镇一方的大将,王辅臣的本事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王辅臣在清朝时期,正值南明势力不断出现的时候,所以,这样的局势,对于王辅臣这样的大臣来说,是很考验的。但很不幸,王辅臣终究没能够经过这次的考验。

本来,王辅臣接到的命令是,去平定由吴三桂发起的反清事业。但是,因为与军中大将的不合,王辅臣愤愤不平的杀害了大将,然后投降于吴三桂,决定跟着吴三桂反对清朝的统治。但最尴尬的是,他们的队伍还是被清军打破了,并且一步步的被逼入绝路。最后,王辅臣又带领着自己的队伍,投降到了清朝麾下。

之后,王辅臣还是被清朝重用,被安排镇守汉中,但是,当时的王辅臣已经是非常惶恐了。为此,他也曾自杀过一次,但得到了康熙更严密的看管密令。但即便是这样,王辅臣的内心也非常的慌张。最后,他先是打了妻子一顿,然后把妻子逐出家门,之后又开始与战士们诀别,最后在那晚选择了自刎。就这样,首鼠两端的王辅臣去世了,而康熙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没有动他的家人,只是革职了一个下属!

其实,对于王辅臣来说,一再反叛就是他最致命的伤了。毕竟,没有哪一个君主,能够真的忍受这样的做法!

在明朝灭亡以后,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还是投降了清朝?

对于吴三桂,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争论。那就是在明朝灭亡之后,他是应该归顺李自成还是投降清朝?

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吴三桂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做的选择题。

首先投降李自成,在咱们后人看来,至少都是汉人天下,无疑是一条明路。但事实上,明朝时李自成灭掉的,崇祯皇帝还吊死在了煤山上。而吴三桂身为明朝将领,崇祯臣子,如果不想被骂,他就应该去讨伐李自成,给崇祯皇帝报仇。

那么投清朝呢?其实也不对,自努尔哈赤自立以来,明朝与满洲就已经是敌人,常年征伐。吴三桂作为镇守山海关的主将,其所有的军功几乎都来自于与后金的战斗。而且当时的后金属于敌国、属于异族。吴三桂如果投降清朝,那就只能说被称为汉奸了。

当然了,从中华传统的道德角度来看,如果我是吴三桂,我还是要选择投降李自成。

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李自成手里啊。自古忠孝难两全,北京城已经破了,崇祯已经死了,尽忠的对象没有了。那选择投降李自成,至少也算是“弃暗投明”,而且保全了自己的家人。

但吴三桂显然不是一个孝子,他选择了投降清朝。那么是因为他是一个忠臣,想要为旧主报仇吗?那更不靠谱。

因为按照历史记载,最初吴三桂是准备投靠李自成的,那样一来可以保全家人,而来自己还是山海关的总兵。话说当初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崇祯令吴三桂全军回防北京,从山海关到北京200里的路程,吴三桂足足走了11天,等他接近北京外围时,崇祯早已经在煤山自缢身亡。吴三桂只好率军返回山海关。

此后李自成的使者唐通接触了吴三桂,其送了吴三桂白银4万两,以作军饷,并对其承诺,只要归附,便可封侯。

“遗书三桂,盛夸新主礼贤,啖以父子封侯”。

吴三桂遂召集手下商量,分析了如今“闯王势大,我军孤立”的形势,表达了自己投降的想法。而这也得到了吴三桂部下的同意。于是唐通接防山海关,吴三桂率军向北京进发,准备入城朝觐李自成。

但在路上,吴三桂得到消息,李自成部下刘宗敏强占自己的女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而投向了多尔衮的怀抱。

事实上,这里有点英雄主义的美化。吴三桂为陈圆圆而和李自成反目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陈圆圆只是别人送给吴三桂的一个妾室,地位一般。吴三桂难道会为她去和李自成作对吗?要知道吴三桂的一家老小还在李自成手里啊,这不现实。

其实吴三桂更多的是通过这件事情,意识到了李自成对于自己的态度。吴三桂在北京的个人财产可能被李自成方所占有,或者遭到了一定的损失。自己这都还没有正式投靠呢,李自成部下就敢如此的欺辱自己家人,很明显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那么日后自己在李自成手下,很难得到优待。

反之,当时多尔衮已经多次对吴三桂抛来了橄榄枝,许下优待。

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再者当时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已经是投降了清朝,而且混得还不错。包括洪承畴这些人,也是如此。有如此之多的“先驱”在那里,吴三桂自然会有所倾向。更何况,当时他吴三桂作为明朝将领,还可以举起复仇的大旗,师出有名,可谓是名利双收。

而且,在吴三桂率军返回山海关,打跑唐通之后,他和李自成的仇已经结下了。而自己作为孤军,面对多尔衮和李自成,必须要有所抉择,否则想要守住山海关是根本不可能的。假如吴三桂两不依靠,在山海关独立,失去后勤补给,请问他凭什么能和李自成和多尔衮长期相持呢?

所以,吴三桂选择投靠多尔衮,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当然,此时吴三桂和多尔衮更多的还是一个“合作”关系。他们“联合剿贼”,事成之后,划黄河为界分统南北。但是,年轻的吴三桂比起多尔衮还是嫩了点儿,既然上了自己的“贼船”,哪有让他下去之理?

打跑了李自成之后,吴三桂虽然仍握有重兵。但他没有补给来源,无法脱离清朝。而当时的南明朝廷,派系林立,江南士族争权夺利。自己这个曾经的山海关总兵过去,也免不了被卷入内斗,甚至于两边不讨好,再度沦为孤军。而且多尔衮很聪明,在消灭李自成之后,便将吴三桂闲置监视,不给他和南明重逢的机会。

与此同时,清朝对吴三桂及其属下朋友,也是高官厚禄收买,从来都是以个人利益为重的吴三桂没办法拒绝。

种种考虑之下,他选择了彻底归顺清朝,成为多尔衮的马前卒,为其攻打南明旧主。

当然,历史也证明,吴三桂这个选择,确实给他带来了荣华富贵。帮助清朝问鼎天下之后,他获封平西王,开藩设府,坐拥云贵,为三藩之首。

“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所以,从个人的实际利益角度来说,吴三桂选清朝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这也说明了吴三桂这个人,是一个毫无原则底线的投机者。他的心里没有民族大义,没有忠孝诚信,有的只是极度的自私。

在清朝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开始了政权的稳固治理,比如军事上裁减军队,将新占领的地区纳入行政管理范畴。吴三桂管辖的云贵地区,开始逐渐被清朝收回控制权。吴三桂眼见自己利益受到侵犯,于是立马打出“光复明朝”的正义大旗来,使民众又一次为了他自己的荣华富贵遭受了一次兵燹。

一个灭亡旧主、镇压反清义军的军阀,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光复大明的英雄。殊不知南明最后的香火传承永历皇帝,就是被他杀掉的。吴三桂的脸皮是真的厚。很显然,他所作的这一切,无非又是要火中取栗,为自己权力的扩张继续找理论依据。

果不其然,吴三桂在攻下半壁江山之后,便心满意足,期望与清朝划江而治。很显然,他不是为了光复大明,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然,最开始的吴三桂可能只是希望做明朝官,封妻荫子。别说当皇帝,那时的的吴三桂恐怕连王霸之心都没有,可惜的是时代变化太快历史裹挟了他。

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吴三桂反复无常的理由,因为如果人人都是像吴三桂这样自私,那这个民族就完了。

归根结底,还是这吴三桂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坚定的民族家国情怀的人,从明朝灭亡之后,他的一切抉择,那都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吴三桂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卑鄙的历史人物,只管自己的权势,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一个狡猾的野心家。

袁绍,袁术,袁崇焕,袁世凯是什么关系?有血缘关系吗?

袁绍,袁术,有血缘关系,为三国时期的人物。袁崇焕,明末清初的人物。袁世凯,清末民国时期的人物。。。 其他没有血缘关系。

只是姓一样而已

郑成功和李定国谁更厉害呢?

李定国和郑成功,是大明最后能够依赖的两位名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二人原本都不是大明官军。

李定国是农民军出身,张献忠的义子,最终归顺大明,此后为中兴大明征战了一生。

郑成功是海盗出身,明末之时随其父被朝廷招安,与李定国不同,郑成功与南明朝廷一直若即若离,中兴大明并非其首要目标。

1,单以军事能力而言,李定国善陆战,曾在湖南广西“两撅名王”――逼死孔有德、阵斩尼堪,创造了明末以来对战清朝最有利的局势。郑成功善海战,收复台湾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假使二人联手大明中兴其实还是有希望的。

事实上,李定国确实也曾做过这样的战略规划。

当时的局势,李定国和永历帝据西南,郑成功据东南,要想联合必须攻占广东。1653年,李定国邀郑成功联手攻打广东,但郑成功志不在此,并不配合,错过了复兴大明最好的时机。

2,李定国是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将领,无人可望其项背,也是大明中兴最后的希望。

而郑成功若非有收复台湾之功,历史恐怕会是另外一种评价,郑成功本质上是一个军阀,他的目的一直都是自立,“依朝鲜例”,至于是奉明朝还是清朝为主其实并不重要。所以他不断与清朝谈判,最终被清朝拒绝后郑成功才正式打明朝的旗号。

3,1662年,永历帝、李定国、郑成功三人死于同一年,大明再无中兴的希望。

李定国临死前告诫后人:“宁死荒野,勿降也!”

李定国是大明最后的忠臣和名将,其在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被视为为滇中的脊梁,据说云南人最为崇拜的就是武侯诸葛亮和李定国。

李定国的忠义节烈直到近代依然被人们称颂,民国蔡锷起兵便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明末时期出身卑微的军阀黄得功最后怎么样了?

明末时期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可以说是这4个军阀当中出身最卑微的一位,本来是个买卖驴马的商人后来又在军队任职,可以说他的大半生都在与清军作战,最后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煤山上吊。黄得功不但没有背弃大明王朝,而是接着继续与清军作战。

单纯这一点上来说,这个人可以算得上是大明王朝的忠臣,但是在南明后期黄得功也干过手撕圣旨的事情。因为皇上下的命令实在让这位军阀不能忍受,这位行伍出身的大老粗竟然也做到了大柱国的位置要知道如果没有清军如此豪横的去逼迫南明政权的话。

像黄得功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拥有如此荣誉的,黄得功作为南明末期最有实力的一位军阀可以说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效忠的南明朝廷。虽然出身低微,但是这个粗人却拥有一颗连南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文臣都没有的纯正之心。

既然我是大明王朝的武将,那么我就要做大明王朝的忠臣,就算大明王朝真的被满清打败,消灭我也要成为捍卫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人。这个大老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要知道江北四镇那三位仁兄真的是逃的逃跑的跑,甚至有两位老哥都亲自到战场前面劝说这位大佬出投降。

黄得功是真的不为所动,要么就为大明王朝拼出一条血路,要么就以身殉国没有第二条路。求仁得仁,这位南明政权的英雄最后终于死在了敌人的乱箭之下。可以说黄得公的一生确实是让人钦佩的,也让人觉得这是个英雄,救援他的敌人,满清的乾隆皇帝也亲自表彰了这位英雄的事迹并为这位英雄立碑树传。

有一点我们是不可否认的,每个朝代,每个时代每段历史都需要黄得功这样的英雄,历代的君主们,皇帝们也都需要这样的忠臣。就算我的朝代完了也要有人陪我一起殉葬,也要有人为我这个国家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就是这个大老粗为什么受到了敌人的尊重,因为敌人也需要这样的人来为自己打天下。

大多数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少人真正能够做到天下为公,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为国死设社稷这就是黄得功,为什么会受到别人敬佩的真正原因,因为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

明朝是怎么灭亡?你有哪些了解?

据了解,明之灭亡,原因并非全部亡于天灾。首先,这个小冰河时期肯定是一个因素,造成了天灾,导致中国北方青黄不接,大家地里庄稼没收成,大家没饭吃,官府还给催缴辽东三响,农民起义就爆发了,最后李自成军队打到北京城下,逼得崇祯皇帝自杀了。

所以很多人把这个小冰河时期看作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小冰河时期,农民有饭吃,大家都不造反,明朝就不会亡吗?我看不一定。我们看一下辽东的战局,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主力损失殆尽。

后来毛文龙被杀,袁崇焕被杀,祖大寿等人也已经投降了,朝廷已无可用之人,明朝朝廷对付后金军队一直是防守为主,已经没有了主动出击的勇气,关外之地除了一个宁远城,丢的都差不多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有问鼎中原的决心,他们不会一直呆在东北这个苦寒之地。朝廷当中,当权的东林党人,根本没有能力统领这个国家的军队,文人误国,东林党领导的内阁也根本没有能力挽救明末腐败的政治。

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是各自为战,将领避战自保,难以挽回败局,从明末的南方军阀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如果说袁崇焕是明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话,那么崇祯碟杀袁崇焕就是是自毁长城。戚继光去世后,再也没有光芒璀璨的名将。

明朝末年,朝廷犹如一艘破船,政治腐败,自万历皇帝开始,就为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只是集中到崇祯朝爆发了而已,加上后金的入侵,内忧外患,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像我们传统文化所说的气数已尽,焉有不亡之理。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lishi/lsym/6219.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