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秦汉三国 > 正文内容

司马懿教育儿子(司马懿教育儿子的视频)

秦汉三国8402023-03-22 12:19:29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本篇目录表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子女教育的成功 是谁说的

司马懿教育儿子(司马懿教育儿子的视频) 第1张

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

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

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

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从《虎啸龙吟》中,司马懿教子有何“方”呢?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是新版另类的《三国演义》,不管它是不是要为司马懿洗白,其一些情节设计还是有着许多亮点。老郑觉得,起码在司马懿如何教子方面,该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范本。他对于今天那些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爹娘来讲,有着直接的借鉴和反思价值。

自从司马懿从新帝曹睿手中得到部分兵权之后,即征得夫人张春华的同意,把二个宝贝儿子带上了烽火战场。谁都知道,上战场那是要流血牺牲掉脑袋的,一般人带上一个儿子,留下一个儿子,都要有个双保险的。可司马懿毫不犹豫把两个儿子都带上了,颇有点为了曹魏的江山社稷不惜一切代价的奉献精神。其实,司马懿既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卑微,也不想我们估计的那般高尚。他只是想用这种貌似残酷的方法来教育儿子,让他们成长为最优秀的人才。

于是,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司马懿教子之道。

司马懿有一个大目标,就是在辅佐曹魏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壮大司马家族的实力,直至有朝一日取而代之,称霸于天下。而实现这个大目标,不是他一个人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二代甚至几代人的前赴后继。自己这一代取得兵权问题已经不大,取而代之必须要下一代两代乃至三代。儿子这一代能不能成才成器至关紧要,他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怎么办?世上没有现成的路,他要自己趟出一条路来。对于两个儿子只有两个字——历练。而历练就要在风雨中摸爬滚打,就要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置于险地而绝处逢生。这样的胸怀眼光,曹真没有,诸葛亮也没有,曹丕曹睿同样没有。

司马懿是人不是神,他也像平常人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并不想轻易地让他们去视死如归,而是教他们在杀敌中保护好自己。司马懿随曹休去征讨东吴会战于石亭,曹休中计被围陷入火海,司马懿作为后卫不能救援,只能守住退路不至全军覆灭。可是儿子司马师在阵中,是死是活令他非常揪心,一直在败兵中寻找儿子的身影。死了那么多将士他无暇顾及,心心念念是儿子,这就是父亲的私心!看到儿子受伤冲出来。司马懿笑了,不问儿子的伤重不重,痛不痛,说了句:活着就好!因为男子汉受伤受痛是历练,活着最重要,是本钱,是实现大目标的依托,是父亲对儿子的真爱!

作为父亲的司马懿也护犊子,而且护起犊子来简直是不要命。凡有冲锋陷阵的差事,他总是派别的将军去,不让儿子去冒险,所以他很会利用权力公私兼顾。郭淮将军与司马昭误中诸葛亮的瓮中捉鳖之计,陷身上方谷火海。司马懿闻之立刻疯了一般率众前往营救,结果父子三人都被困在深谷中。眼看就要在大火之中化为焦炭,天公作美,骤然间雷雨交加。父子三人才在盾牌掩护下爬出上方谷,逃得活命。为了保护儿子,指挥千军万马的司马懿舍得拿出性命来赌。

对于儿子的过错,司马懿既挽救,也严惩,爱憎分明。从上方谷逃回后,司马懿责罚郭淮80军棍,要将司马昭处斩,因为他们违背军令,使曹魏千名将士几乎全部葬身火海。在众将士跪求下,才免去死罪,重责200鞭,直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这是作为大都督的父亲必须掌握的原则,军法不容情。过分的姑息迁就,只能害了儿子,那不是爱。他必须知道为过错付出代价,懂得自我控制,才能成为国之栋梁。一句话:咬牙严教,才是真爱。

环顾时下那些高官、富商、明星却养出了不少败家子,锒铛入狱者亦不鲜见!尚且不知惊醒,只护犊子,养而不教,毁了一个家族的希望,该是何等的令人痛惜,悲哉也夫!

聊聊司马家的家风,司马懿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司马懿的父亲是司马防,出身颖川的名门望族。司马防做过相当于北京市长这样的高官,司马懿是个出了名的官二代。他们兄弟共有8人,都闻名于当时,因为他们的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号称司马八达。司马防的家教,对司马懿的成长非常有影响。

司马防目光非常深远。面对乱世,他没有利用资财、声望与智谋积极进取,攀附董卓,趁乱分一杯羹,而是带着对大汉的忠心,携带一门老小远离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结果因董卓、李傕、郭汜之乱,昔日富庶的关中地区竟然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关中地区的很多士家大族,因兵灾祸及,损伤惨重,不复往昔。司马防看似消极避世,实则在积蓄力量,培养扶汉接班人。他的8个儿子个个聪明睿达,可堪造就,尤其是次子司马懿博闻强识,心忧天下。司马子弟都想抱一腔热血,为大汉出力,但是都被司马防严厉的家教压制,不允许他们当出头鸟,少管俗务,刻苦读书。这就是司马家的家风。司马防明白一家老小都厉害,在乱世肯定不是好事。后来,锋芒毕露的杨修,被曹操砍了脑袋,验证了司马防的眼光。

八个聪慧的儿子,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父亲叫东不敢向西,父亲不叫进门决不敢进,父亲不提问决不回答,这也养成了他们谨小慎微的性格。细心能办大事,夹着尾巴好做人,学会把自己藏起来。这就是司马家的家训。于是,司马懿隐藏忧国忧民的大志,伏膺儒教,修习学问,暂且蛰伏。把聪明藏起来,才是真聪明。他要做一名暗箭,给敌人最狠的伤害。

但是,获嘉人杨俊,善于识人,称司马懿是“非常之器”。曹操手下的重臣崔琰称赞司马懿司马懿“聪亮明允,刚断英特”。有了这两个人的品评,司马懿想藏起来也不行。曹操很快诏见他,让他为己所用。司马懿明白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实为汉贼,便装病拒诏。但是最后曹操强行让他当官,他才不得已出仕。司马懿当官后,依然遵循在家时的作风,不问就不答,答必中要害。曹操不问计他时,他绝对不说出自己的谋划。但是,曹操一旦咨询他,他马上能献出良策。这让曹操认为他很本分,忠心于他,便也没舍得杀他,留给儿子曹丕用。

司马懿在曹丕手下当差时,依然恪守家风,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干对不起大汉的事情,对曹魏的事也极为用心。曹丕由对他的不放心,渐渐地放宽了心,临终前,又把他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司马懿看重乡情,尊重长辈,从不忘本。他有一个老乡叫常林,和他的父亲司马防关系友好。作为晚辈,司马懿见了他,每次都要行礼。等到司马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后,他见到常林依然如故,见到后,不顾官职尊卑,依然行叩拜的礼节。司马懿出征辽东公孙渊,率领大军途经老家,就此驻扎,学大汉高祖刘邦和父老乡亲喝酒唠家常。司马家的家风与家教,可见一斑。

司马懿凭借自己的隐忍,渐渐由后台走向了前台。他蛰伏得太久了,蛰伏得越久,对曹魏的恨也就有多深。他最终将曹魏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他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他想做曹操第二,自己不称帝,让儿子称帝。他对权力的理解是,没有权力,司马家早晚被曹魏害死。他掌权是为了护家,不得已而为之。有了权力,他不仅可以自保,更可以一统天下,结束战乱。

为了三国一统,他积极准备着。一是培养了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可保大权不旁落;二是选拔了两个优秀的人才邓艾和王昶,都是统一天才的王佐之才。

司马懿对儿子们管教非常严格,儿子们都没有做出仗势欺人之事。他们对父母也极为孝顺。张春华晚年失宠,绝食相抗。她的儿子们也都跟着绝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司马懿死后,权势虽然凌驾在曹魏皇帝之上,但是在他们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司马昭虽然野心勃勃,想将曹魏取而代之,但是安守孝道,家风传承很好。

司马懿死后,他为父亲守丧三年。他的老婆王元姬死后,儿子司马炎以一国之君依然守孝三年。司马炎甚至为太子儿子司马衷取了一个丑媳妇贾南风,虽然八王之乱,由贾南风引来,但是帝王之家甘心娶一个丑儿媳,也只此一家了吧。

司马懿为什么能培养出有才能的儿子

首先是教育问题,要知道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诸葛亮由于晚年北伐中原并没有多少时间培养自己的这个儿子,他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把浑身所学全都教给爱徒姜维。且诸葛亮逝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这也导致他难以在诸葛亮身上学到多少东西。而反观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懿活得比较久,对于儿子的培养也尤为看重,可以说把自己能教的全部悉数传授。

第二个便是家世问题了,众所周知司马家族在当时属于比较大的士族了,这种原因也为其后面能够一统天下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毕竟当时的士族观念是比较重的。作为士族子弟其底蕴自然是十分庞大,能提供给司马师两人学习的东西自然能更多。而反观诸葛亮后面虽是蜀国丞相,但其能有此成就靠的是四处游历拜访名师,也就是没能给诸葛瞻留下任何家族底蕴。

第三个便是人生经历了,诸葛瞻自懂事起便知道其父乃是蜀国重臣,而他的成长经历也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任何挫折,凭借父亲的声望他就算再差也能在蜀国立足,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而反观司马师兄弟两其父亲一开始并不受重用,而且随时还要提防明枪暗箭,同时在战场上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厮杀,让其不论是在心智还是气魄上面远胜于诸葛瞻。

三国时期,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分别是如何教育自己儿子的?

他们的教育方法都各有千秋各自不同。诸葛亮的教育方式还是算比较仁慈的,仅仅是相比曹操和司马懿而言,他比较注重对儿子们思想上的教育;而曹操是让自己的儿子们从竞争之中取得进步;比曹操更加恐怖的就是司马懿的教育方式,他教儿子隐忍,让他们喜怒不形于色,更注重培养儿子们的心计,听起来还是挺可怕的。

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锦囊,刘备曾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可见他对谋权者的吸引力有多大。在辅佐刘备期间,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什么火烧赤壁、草船借箭,都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一生矜矜业业,不辞辛劳。他在教育儿子方面更是让人敬佩,他更加注重对儿子的思想教育,让儿子修养身心、勤奋学习、立下鸿鹄之志、珍惜时光。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个慈父的形象。

而曹操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他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大家都看得清楚。当然在教育儿子方面更是透露着他的残忍和苛刻。他曾为教育自己的儿子写下《诸儿令》,鼓励让自己的儿子通过竞争的方式取得进步。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适当的竞争压力会促使人们进步,但是我们从曹操的角度来想,他采用极端的竞争方式,无疑是把自己的儿子往绝路上逼。

最可怕的还是司马懿,他为了自己的大计,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学会隐忍,让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样教育出来的儿子,都是十分有心计的,这点我们在后面是看得见的。

司马懿家风差,为何孩子都成才,诸葛亮家风好,为何后代不成功?

我们先看司司马懿家

《三国志》曹操传中有写曹操与司马防饮酒之事,从两人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曹操曾极力引用司马防,给他太尉的职务,但是都被司马防拒绝了,所以曹操强迫了他的小儿子司马懿进入他的幕府。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呢?首先,作为黄河北岸的颍川,人才济济,同时距许都又非常近。司马家又是当地名门望族。司马防的父亲是东汉末年的颍川太守。

司马防教育的八个儿子被当地人称为“八达”,一是他的这八个儿子都很有能力;第二,他们的字里都有“达”这个字;像司马懿的字是司马仲达。同时,我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把魏晋之交的政治斗争简化为信仰儒家的豪族司马氏与非儒家的寒族曹氏之间的斗争。

晋武帝司马炎曾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意思是,我们家一直都是儒者,传承礼仪已许久了。由此可见司马家族的教育、家风以及影响力都是很大的。所以,司马懿家家风不但不差而且非常传统且严厉。成才者居多。

诸葛亮家

我经常读《诫子书》,尤其是常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日与意去,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几句为我的警语,以此不忘读书学习。当年,诸葛亮47岁时候才有了这一个儿子,所谓老来得子,更是宠爱。但是,诸葛亮在给诸葛瑾的一封信中这样说: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意思是,诸葛瞻已经八岁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年纪小小就已在高位,恐怕以后成不了贤才。显然,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诸葛瞻内不能治黄浩,外不能治姜维,也是其才能有限的体现。同时,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外甥书》也是极好的: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

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有不错的家风家教,但是诸葛瞻不成重器,这不能与家风进行直接的关联,同时,司马家人才济济,也确实不能忽视其存正的家风家教这一因素。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lishi/qhsg/10770.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