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秦汉三国 > 正文内容

曹操乱世枭雄-新三国志曹操传

秦汉三国36102023-03-01 05:26:11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当前目录表

三国中,曹操是乱世枭雄,为什么一直被后人贬低?

曹操乱世枭雄-新三国志曹操传 第1张

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总被后人贬低?知错就改不认错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人物,我们敬佩这些人物非凡的胆识与谋同时也为他们的经历感慨,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鼎鼎大名的曹操就是一位豪杰,同时也是一位枭雄,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而曹操这个人本身也确实是难以评价的。

他曾经说过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曾经写过《龟虽寿》《观沧海》这样有豪情壮志的诗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操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他不是仁杰,但他确实枭雄。

史书对于曹操的概括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表明了曹操是一个强人,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也有横冲直撞的勇气,有魄力,有胆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创建的奠基者,正因为有他的存在,魏国才得以足够强大。他对于时势的把握比同时期的袁绍和孙策更为精准。曹操是白手起家,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他本身的实力也远远不如袁绍,但是就在他运筹帷幄之间袁绍被打得大败,最终成为了三股势力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更是千古第一谋臣诸葛亮费尽心思都想要剿灭的人,只不过这个孔明用尽一生的谋划也没有铲除曹操。

曹操除了武功盖世,最应当提到的应该是曹操的识人之能,三国里面曹操实际上是最爱惜人才的一位君主,这一点我们从关羽身上不难看出。关羽是刘备的手下,也是他的兄弟,对于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同时也是曹操的死敌,是曹操在一统中原的过程当中最大的敌人之一。

但是,针对这样的一个人,针对这样一个永远不可能归顺自己的敌人,曹操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对关羽百般的宽容,哪怕最后放任关羽离去也没有舍得伤害这个人才由此足以看出曹操对待人才方面的重视了,不是三国时期再也找不到一位君主能够像曹操那样重视人才了。

除此之外,曹操在为君之道上面也非常具有特点,作为一个君主不能一味的仁慈也不能一味的下狠手。为了保证君主的控制权,曹操一直都秉行知错改错不认错的态度,对于自己的错误,曹操一直都是知错就改,但是他却从来不在大臣面前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既保证了他作为君主的威严,也能够及时止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君主。

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蒋干盗书事件,曹操在听信了蒋干的一面之词之后,杀死了蔡瑁、张允,但是曹操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地改变了事情的走向,但他却从未公开承认过自己的错误,在稳定局势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作为君主的尊严。

再者就是曹操在文学上的贡献,我们所熟知的曹操更多的是以一个军事家,政治家的身份出现,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曹操在文学上的地位,曹操曾写出《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诗词等。其中,像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语句,就成为了老少皆知的诗句。

曹操的很多诗词也都像这一首诗一样在文学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这诗词当中那种能表现出来那种豪迈的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了后人们竞相模仿的形式,从这方面来说曹操实际上是一种词派的奠基者,这个诗派就是建安文学。曹操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为三曹,同是建安文学流派的代表者,这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了。

当然,曹操这个人也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他的特殊癖好,即“人妻癖”。曹操的女人有很多是通过霸占失败者所获,曹操就霸占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尹氏,张绣的婶娘邹氏,秦宜禄的妻子杜氏等等,总之,凡是颇有姿色的寡妇基本被曹操收了。

曹操每当战胜对手之后,同样也会接管对手的妻妾,曹操因为这种特殊癖好,也曾吃过大亏,在曹操征讨张绣时,在张绣投降给曹操之后,曹操看上了张绣叔叔的遗孀邹夫人,张绣觉得蒙受了羞辱,于是当天晚上偷袭曹操,曹操狼狈接战,曹军大败,同时曹操也险些丧命,曹操长子曹昂战亡,大将典韦被杀,吃了大亏。

曹操晚年弥留之际,对生死之事也很看淡,他写下一份《遗令》,算是做最后一个交代。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份《遗令》当中,曹操并未提及过多政事,大量的篇幅都用来安排自己的妻妾、王府的艺伎。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曹操的遗书中,他并没有遮遮掩掩、装腔作势,相比于那些充满了客套话,官腔话的遗嘱更显得真实。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曹操66岁已经超出了平均寿命水平。对于曹操来说,临终的善言,流露的是他对生活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情。

没有曹操,魏国的建立过程就不会如此之快,三国混乱场面的结束可能会向后延迟许多年,由此可见,曹操加速了中国的统一,是一位有大谋略、大智慧的英雄人物。

曹操是乱世枭雄?

曹操是乱世枭雄,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霸一方,最后三分天下,建功立业

曹操为什么能够被叫做乱世枭雄?

因为曹操具有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狠,所以曹操才能成为枭雄。

你必须表现得很好。能扰乱世界的人是“英雄”,能驰骋自如的人是“英雄”。也就是说,他一定要有自己做事的能力,一定要有经纬度和战略规划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曹操。在他早年,他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带领他的军队对抗董卓。后来又打败袁绍、袁舒,俘吕布,胜西凉,战孙柳,胜吴桓。

你必须够坏。如果你有能力也覆盖着正能量,我们就称那个人为英雄,显然,勇猛的英雄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的。

再看曹操,缺点和落脚点可以说是很多。在流放期间,他为了保全自己,杀死了他的老朋友和他的全家。

在与袁绍的战争中,为了稳定部队的士气,他不惜向军委借自己的头,诽谤别人挪用军委的资金,以鼓舞士气。有谋杀的梦,夺走人们的妻妾,怀疑等等不良行为,等等。从这些角度来看,曹操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

又说“人才”。所谓“才能”,就是做具体事情的能力。曹操既厚又薄,能看远又能看远,注重细节,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曹操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叔叔总是向他的父亲抱怨曹操的不道德。曹操知道了,想治好大伯的病。有一次,曹操来看大伯,在大伯面前假装中风。大伯大吃一惊,马上去告诉曹操的父亲。父亲出来查看时,曹操说:“不行。从此,曹操的父亲再也不相信大伯的话了。

曹操疑心重重,害怕在睡梦中被人暗杀。所以他谎称自己有在睡梦中杀人的能力,并告诉人们在他睡觉时不要靠近他。其他人则持怀疑态度。一次,曹操假装睡着,把被子一脚踢到床底下。差役遇见他,就来把他遮盖。曹操用剑杀死了他的仆人。从那以后,人们相信曹操真的能在睡梦中杀人。

曹操被称为“乱世”什么雄?

乱世枭雄,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被描绘成了乱世枭雄的形象,但历史中的曹操,果真如此吗?

建安十二年(207年)深秋,从乌桓凯旋的路途中,曹操特地来到碣石山游览一番。

彼时,他刚刚实现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蓦然回首,他的头发已然花白,岁月匆匆,虽然他的豪情壮志依旧,但留给他实现宏图伟志的时间却不多了。

屈原的诗句突然涌上了曹操的心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一代豪杰垂然老矣。倘若曹操一生都昏庸无能,也就不会有什么雄心壮志,暮年时也就不会感到如此悲凉;可他偏偏才智过人,他统一中国的愿望尚未实现,但自己却已然老了,一种悲凉之感涌入心头。

年过半百的曹操捋着花白的胡须感叹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想到这里,他多么渴望“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啊!

随着曹操的吟咏之声,碣石山下汹涌澎湃的海浪剧烈地敲击着岩壁。一圈圈水纹渐次氲开,把时间拨回到了公元184年的春天……

公元184年春天,随着万物复苏,一群不甘寂寞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阳春三月,在河北巨鹿,一个叫张角的人带领他创建的黄巾军举旗造反,他们烧官府、杀吏士,由北向南,一个月之内,以张角为首领的黄巾军就在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挑起了战事,把东汉朝廷搅得天翻地覆——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正式上演。

张角到死也没想到,他这一通折腾,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却意外捧红了一个人——曹操。

黄巾起义给腐朽的东汉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把年轻的汉灵帝刘宏吓得颤颤发抖。

自登基起,刘宏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他基本上是个傀儡,上受太后的操控,下受宦官的打压。曹操做了议郎(相当于朝廷的参谋)之后,还天天像唐僧一样在他耳边叨叨叨叨叨……他好不容易把曹操支走去打黄巾军了,还没过几年消停日子,就纵欲身亡了……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地位颇高却身份低微的曹操,有了改写命运的机会。

为什么说曹操地位高而身份却很低微呢?

这要从曹操的家世说起。

东汉末年,汉献帝之前的少帝、灵帝、桓帝、质帝、冲帝、顺帝、安帝等都十分年幼,即位时最大也只有15岁。所以当时的政治特点是:宦官专权、外戚干政。也正是这两拨势力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斗你,最后把朝廷斗得岌岌可危。

曹操的家族就和宦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的父亲曹嵩本名叫夏侯嵩,但是他给当时一个地位较高的宦官曹腾做了养子,就改名为曹嵩。

宦官虽然在当时有很大的权利,却没人瞧得起他们。所以青年时期的曹操,虽然仕途相对顺利,但心里总是憋着一股气,他一直想改变自己和家族的社会地位,使他的家族受人尊重。

黄巾起义是曹操发迹的起点,他摇身从文臣变为武将,初次征战黄巾军就大获全胜,联合黄埔嵩、朱儁二位大将斩杀了数万黄巾军。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只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时光,汉灵帝就死了,年仅33岁。

那一年,是189年。汉灵帝死后,年幼的太子刘辩登基,实权落在了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里。

此时,宦官和外戚之间的矛盾愈积愈深。大将军何进想借此机会联合董卓杀掉“十常侍”(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但事情败露,何进反倒被宦官杀了。

秋天,董卓进京,废了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随后又派人把刘辩母子毒死了。

董卓的篡逆之行,掀起了巨浪。

战乱之时,曹操逃出洛阳,在陈留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190年正月,以袁绍为盟主、曹操为代理奋武将军的军事联盟组团讨伐董卓。

一个月后,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走时,他焚毁宫殿,挖开王陵,洛阳城方圆200里荒芜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这一切都被曹操写在了《薤露行》里: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节选)

看着洛阳的城郭,曹操就像纣王的兄长微子一样感到无比哀痛。

一般诗人写诗,尤其是像曹操这样亲历了悲惨历史的人,都会直抒胸臆。所以这首《薤露行》中所体现的悲伤,绝对不是假悲伤。由此可见曹操的性情。

在曹操之前,文人都喜欢写华丽铺排的大赋;而曹操却喜欢写记录行军打仗等时事的诗歌,这在当时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后世的一些评论家也认为曹操的诗不入流。但国学宗师钱穆先生却认为,这种“落花水面皆文章,拈来皆是的文学境界,要到曹操以后才有,故建安文学亲切而有味”。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曹操联合各地军阀讨伐董卓,但大家各怀鬼胎,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只有曹操有胆量和董卓交锋。但当时曹操羽翼未丰,双方军事力量差距悬殊,首次交战曹操战败了。后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袁绍携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印玺。

这段历史,都被曹操写进了《蒿里行》中: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正如曹操所写的那样,连年的战乱使得民不聊生,野地里到处可见无人收的尸骨,士兵常年披着铠甲,老百姓更是死伤无数。

《薤露行》和《蒿里行》如同姊妹篇,将董卓颠覆汉室政权,以及军阀之间的利益争夺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虽然各地军阀结盟的联军解散了,但董卓也没得到好下场。他死都没想到自己会被自己的手下吕布所杀。

董卓势力瓦解后,曹操逐鹿中原,此时他的头号敌人,就是昔日的盟友、北方势力最强的袁绍。

曹操在《蒿里行》中已经有所剧透,袁绍也有篡夺政权的野心。在历史评论家的眼里,曹操也同样有称帝的野心。在京剧中,曹操是白脸的奸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也被描绘成了乱世枭雄的形象。

但历史中的曹操,果真如此吗?

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文中找到些许答案。

让我们追随曹操的足迹,回到建安元年。

这一年,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昌,成为董卓之后第二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短短四年内,曹操就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黄河以北。

有了强大的军事后盾,曹操就一心想统一北方。而北方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袁绍。

但曹操并没有急于打袁绍,而是先准备打刘备。

195年,吕布夺取徐州,时任徐州牧刘备投奔曹操。曹操非常看重刘备,他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不但收留了刘备,授其官职,还为刘备攻打了吕布。但没多久,刘备背叛了曹操。

刘备叛走之后,一个难题摆在了曹操面前:在刘备与袁绍之间,先攻打谁?

曹操周围的人都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

曹操却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曹操看人真的很准,而且目光长远。他先攻打刘备,刘备战败后逃奔袁绍。这时,攻打袁绍的时机才真正来临。

建安四年(199年)寒冬,曹操亲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准备迎击袁绍。

官渡之战打得很累,从2月份一直打到9月份都不分胜负。

直到10月份,袁绍的谋士许攸因献计不成、家眷犯法被抓而心生怨恨,离开袁绍,投奔曹操。许攸献计让曹操偷袭离袁绍大营40里处的乌巢,那里有从河北运来的粮草万余车。

曹操听从了许攸的建议,立即行动。先劫了粮草,继而攻打袁绍主力,大获全胜。

官渡战后曹操清点了袁绍的书信,看到有自己的部下勾结袁绍,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把信都烧了。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的心胸并非像《三国演义》中描绘得那样狭隘,而且他善于用人,并且听取别人的意见。

官渡一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之后,随着袁绍病死,他的势力也分崩离析了。而且,他的儿子之间也并不和睦。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趁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自相残杀之机,攻破了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西一带),并把自己的根据地迁到这里。此后,曹操的军队和心腹都驻扎在邺城,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只留了少许官吏。

两年后,乌桓(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攻破了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袁绍之子袁尚和袁熙又逃到乌桓,与乌桓单于蹋顿勾结。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并且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的问题,年过半百的曹操决定亲征乌桓。

在此之前,他先带兵灭了袁绍的外甥、并州牧高干(并州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平定了并州。

攻打高干的途中,曹操挥毫泼墨,写下了《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这首诗既写出了冬日太行山的酷寒和险峻,也写出了曹操刚毅外表之下的一颗多忧多思之心。虽然他志向远大,渴望统一天下,但他无论何时何地,最思念的依然是他的家人。

这首诗的结尾处,曹操以周公自比,吐露心声。他说:“此时不由得想到了周公作的《东山》诗,心中生出无限感慨,我何时能像周公一样平定天下?”

平定并州之后,52岁的曹操率军亲征乌桓,8月,乌桓军大败,袁尚、袁熙逃到了辽东军阀公孙康那里,后被公孙康所杀,将袁尚和袁熙的首级作为归顺曹操的见面礼。

这一年的9月,曹操在萧瑟的秋风中凯旋而归。从未见过大海的曹操,特地来到了碣石山,登山观海,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可以说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写得真是气势磅礴、苍凉悲壮!而曹操的这种气魄,是曹丕、曹植都不能及的。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备了这双方面的感情。”

曹操最大的愿望,就是统一天下。北方平定之后,曹操率军南下,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下,准备扫平江南,没想到,却在赤壁被孙权、刘备联军战败,从此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写了一首千古名篇《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流露出他对人才的渴望之心。这首诗中多处用典:青青子衿、呦呦鹿鸣几句诗皆出自《诗经》。其中“青青子衿”指的是孙权、刘琦(刘表长子)两位他渴望得到的人才,后面几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示对人才的欢迎,说如果你们来到我这里做客,我一定用隆重的宴会招待你们。

之后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则暗指刘备,曹操最欣赏的人才其实是刘备。后面几句诗“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其实就是曹操回忆和刘备之间的情谊,正如前文所写的那样,当初刘备投奔他的时候,他不仅收留了刘备,让刘备做官,还为他攻打吕布。但刘备最后依然背叛了曹操,曹操感叹道:“过去我和你有过别离,也有过聚会,我们彼此都应该珍惜旧日的那一份情谊。”

诗的最后,曹操再次以周公自比,他说:“我也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周公在吃饭时,如果有贤士见他,他来不及嚼完口中食物,就直接吐出来,绝不怠慢贤士),真希望天下所有人才都能归心于我!”

赤壁战败后,曹操更加求贤若渴,写了《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特色。为了表达“唯才是举”之决心,曹操写了这么一句话: “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这句话写得很有意思,是个典故。说的是魏无知介绍了一个曾和嫂子私通又接受过贿赂的陈平给汉高祖刘邦。刘邦本不愿意接收这个人,但魏无知却说,我们需要的是人之才,与德行无关,我推荐的是他的才能,刘邦这才重用陈平。

钱穆先生非常欣赏这篇文章。他说曹操的这篇《求贤令》很像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写得轻松诙谐。

以曹操的身份地位,本该用庄重严肃的口气写《求贤令》。但他连人家私通受贿的事儿都给写出来了,可见曹操敢想敢言的豪爽个性。

钱穆先生说:

后来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他作的《出师表》,亦如与朋友话家常,学的是曹操;

曹操倜傥风流,其下属羊累官至上书左仆射,当其都督荆州时,轻裘缓带,身不披甲,学的亦是曹操;

曹操在军中,意态安闲,如不欲战。曾用火攻败曹操于赤壁的周瑜,当作战时,背后却在听戏,学的还是曹操。

由此可见曹操的魅力。

虽然赤壁一战失利,但曹操以实现统一北方大业。彼时,他已位极人臣。

汉献帝先册封曹操为魏公,定国都于邺城,坐拥冀州的十个郡,以及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接着又册封曹操为魏王,定国都于邺城。并准许曹操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其实,此时的曹操,虽然名义上还是汉臣,但实际已经等同于皇帝了。

后来,孙权对曹操称臣,并规劝曹操以魏代汉。群臣借机纷纷劝曹操自立门户,改朝换代。但曹操并没有废掉汉献帝,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在曹操死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更多人认为曹操是奸雄。但我觉得曹操是实实在在的英雄豪杰。

他在《述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说得虽然狂妄,但是坦诚。

假若曹操是董卓之流,凭借他当时的实力,可以轻松废掉、甚至杀了汉献帝,自己称王。但曹操至死都没有废掉汉献帝,也没有杀了他。就是后来曹丕称帝,亦没有杀掉汉献帝,这足以说明曹氏父子之“仁”。

每当我回想曹操的经历,都不禁想起晚清的曾国藩。曾国藩也有很多机会可以举旗造反,而且他也有称帝的能力和实力,甚至当时的许多有权势的官员和社会俊杰都暗中支持他,但曾国藩却没有这个胆量。

历史没有如果。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曾国藩有曹操这般勇气,中国历史将如何发展,世界格局将如何排序。

将曹操和曾国藩进行对比,我们便发现:曹操是不想(称帝),曾国藩是不敢(称帝)。其中差别,不必我多言了。

曹操死后,曹丕篡汉,虽然留下了骂名,但我觉得从客观角度思考,这仍是一种进步。大汉王朝已然名存实亡,君主昏庸愚弱,唯有贤能的君主才能带领中国走向远方。

个人总结

我花了大量时间读“三曹”。他们的诗其实就是“建安风骨”的最佳代表,建安时代的其他诗人作品,都无法与“三曹”相提并论。

历代文学评论家对“三曹”文学地位的评论都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齐梁时期的钟嵘在《诗品》中将曹操列为下品、曹丕列为中品,曹植列为上品。我的看法与钟嵘完全相反,我认为曹操实为上品,曹丕和曹植虽然不分伯仲,但兄弟二人中,我更欣赏曹丕。(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重点说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诗文写得非常“随意”,给人感觉“不修边幅”,如上文中所写到的《求贤令》的文风。我认为这是曹操最大的特色,他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人,他的诗文不过是一种内心实在憋不住了的那种极其真实的自然流露。他的诗中没有一个字是假的,一点儿也不做作,他甚至在韵律上也不苛求,只为吐露最真实的心声。所以,曹操的诗给人感觉更加大气磅礴,更加悲凉古直,他的心中绝不仅仅有宏图大志,还有对家庭和家人的关爱;他的视野里绝不仅有大山大河,还囊括宇宙万千。

曹操独创的诗风成为中国诗史上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虽然后世齐梁又开始了靡丽的诗风(宫体诗),但在这条诗歌发展的轴线上,曹操(以及曹丕)的风格是格外醒目的,也是格外让人敬佩的。所谓“建安风骨”,就是曹操给诗坛带来的新气象。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lishi/qhsg/8711.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