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词流派是以地域命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文学流派,其中有一类就是以地域命名的。诗文方面:北宋后期有,元至明初有江西诗派、浙东诗派、睦州诗派、越诗派、吴诗派、闽诗派、岭南诗派、河朔诗派等派系。
江西诗派 拼音:Jiāng xī Shī pài
介绍:江西诗派是宋代以黄庭坚为中心而形成的,因北宋末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师承前人之辞或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诗作风格迥异,讲求“活法”,自成一体,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浙东诗派 拼音:zhè dōng Shī pài
介绍:“浙东诗派”的提法,首见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上述朱彝尊的说法虽误,但‘浙东’‘诗派’云云,确有一定根据,因略加引申和归纳,称之为浙东诗派。幼承家学,喜读书,介特自守,受《易》《诗》《书》《春秋》于李直方,精研四十年,恍然有得。隐居圁谷,读书种药,专意著述。
睦州诗派 拼音: mù zhōu Shī pài
介绍:南宋《睦州诗派》一书收入中、晚唐睦州籍诗人方干、李频、喻凫、翁洮、施肩吾、章八元、徐凝、周朴、喻坦之、皇甫湜等10人的诗作。明代大学者宋濂在为诗人徐舫写墓志铭时这样写道:“先是睦多诗人,唐有皇甫湜、方干、徐凝、李频、施肩吾,宋有高师鲁、滕之秀。世号'睦州诗派'。
越诗派 拼音:yuè Shī pài
介绍:明初浙江诗派。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国初……越诗派昉刘伯温。”刘基(字伯温)外,尚有胡仲申、苏平仲、宋景濂、王子充以及方希古、张孟兼、唐处敬等。越派诗人所写不满新朝、同情民生的诗歌,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各人诗风并不一致,而以刘基最为突出;其诗古朴雄放,在明初影响仅次于高启。
吴诗派 拼音:wú Shī pài
介绍:明初吴中诗派。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国初吴诗派昉高季迪。”...“吴诗派”作品内容虽不丰富,格调也不高,但取法广泛、不拘一家,又崇尚风骨,在明初诸诗派中影响较大。主要作家是“吴中四杰”和“北郭十友”。
闽诗派 拼音:mǐn Shī pài
介绍: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国初……闽诗派昉林子羽”。闽诗派极力崇盛唐,主格调,开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之先河。主要诗人为“闽中十才子”及“崇安二蓝”。
岭南诗派 拼音:lǐng nán Shī pài
介绍:岭南最早的诗人是杨孚,他所著的《南裔异物赞》是用四言诗写成的。杨诗颇有《诗经》风韵,比兴言志已相当圆熟。如《鹧鸪》诗云:“鸟象雌鸡,自鸣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汉诗多为四言诗,杨孚的创作也接受了这种形式。南朝梁、陈时期,曲江侯安都、“岭南奇才”刘删等也以能诗著称。
河朔诗派 拼音:hé shuò Shī pài
介绍:河朔诗派河朔诗派是清初北方著名的诗歌流派,其中遗民诗人占据了中心地位。最早提出河朔诗派名称的是王士祯。其中遗民诗人占据了中心地位。他们的领袖作家是申涵光,成员包括殷岳、张盖、刘逢源、赵湛王体健(清有)等人。诗歌风格悲壮、沉雄、清刚。
1、清初期,遗民诗人,受传统的民族思想、爱国主义熏陶,反对清朝的民族压迫与歧视,著名的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清初诗坛沿袭明代,云间派、虞山派、娄东派鼎足而三,而虞山派和娄东派因钱谦益和吴伟业主领,出现新的局面,影响最大。其中吴伟业和他的“梅村体”叙事诗风行一代。
3、明清易代之际,词出现中性气象,以陈子龙为先,后又出现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后者又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
4、康熙朝诗人众多,以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神韵诗为首。
5、清中叶(乾嘉时期)诗文词多元发展,流派纷呈。如袁枚及性灵派诗人,还有盛世中的哀唱:郑燮、黄景仁。之后桐城派影响最大。浙派词的嬗变和常州词派的兴起引起了比兴寄托的词风。
6、后期,农民起义所建立的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及其试问表现出反对封建文化的激进色彩,给旧文化以重大冲击。后来又产生了一些经世派作家,他们以符合时代前进步伐的新思潮和高度的爱国激情,在诗词文个方面都唱出了新生,改变了文坛旧貌,翻开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龚自珍为其中的佼佼者。
不是copy来的,是自己打上的啊
神韵说
1. 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
1. 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tFfIl
2. 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
1. 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 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
1. 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阳羡派
1.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91PyIy
2. 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浙西派
1. 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等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 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 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T*Y}
常州派
1. 乾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
2. 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主要还是表现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他所提出的恢复**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他的词气势雄健,风格俊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桐城派
1.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2.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g
3.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x5{
4. 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唐宋派
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童心说:李贽提倡'童心",童心就是真心。
"竟陵派":钟惺和谭元春,他们反对拟古,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在诗文中开眼界,形成了这一派文学上"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茶陵诗派
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文征明)
清代、虞山诗派。
绘画流派,扬州画派(郑板桥),四僧画派(八大山人。
绘画流派、王原祁)明代:诗歌流派有此期的诗歌流派、岭南诗派,海派(任伯年:四王画派(王时敏,代表人物不清楚、吴派(沈周、石涛):诗歌流派有公安派:河朔诗派:浙派(吴伟、戴进)、台阁体等、竟陵派、娄东诗派等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