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zhāogē):商都朝歌,故卫国都城,在今河南淇县,另一说在河南汤阴县。 康叔在接受殷商的遗民之后,被封于卫国,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得国之后,最初定都于朝歌,亦即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 武王伐纣,由陕西进入河南,在此渡过黄河,至朝歌近郊牧野,击败纣兵,便占领了纣的都城朝歌(故城在今河南汤阴县)。 《资治通鉴》载:“卫州卫县,汉朝歌县也。纣都朝歌在今县西,县西北有黑山。” “朝歌”读zhāogē,淇县关永江先生认为“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水经注》九卷曰:‘山海经有朝歌之山,当是以此得名,非乐也。’也有纣坐朝歌,朝歌暮舞,新声靡乐,号邑朝歌之说。”后还有“朝歌夕舞”、“朝歌夜弦”等词语。因《封神榜》电影误读为“cháogē”,使其谬误流传,很多外地游客也误读为“cháogē”,甚至我们鹤壁的一些人也跟着读“cháogē”,并坚持认为电影的读音不会错而将错就错,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缺乏认错的勇气。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麻烦采纳,谢谢!
朝(zhao)歌,朝(chao)歌
淇县城原来叫朝歌,这个朝字是早晨的意思,念zhao。从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纣王改沬(音mèi 妹)为朝歌起,三千多年来,一直都这样念。然而,近几年却出了麻烦。风靡海内外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中,把朝歌念成了朝(chao)歌,于是以讹传讹,很多人跟着读起朝(chao)歌来。就连许多文化人也稀里糊涂地“朝(chao)歌”起来。当时,上海文汇报、河南日报,均刊登过文章,纠正此音。
在过去二三千年,古书上的“朝歌”只有其字没有其音,各地怎么读它相互不知道,然而,在当今电视主宰传媒的时代,电视的影响确实太大了,外地人特别是外省人把朝歌说成chao歌,简直成了潮流。
后来,情况又进一步“恶化”,淇县本地的一家企业,请人在四川、山东等电视台大作广告,广告词中的地名又被播音员错念成chao歌。这两家电视台都上了星,传遍全球,广告播出频率又高,这就使原来读成“朝chao 歌”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儿不够踏实的外地人更加放心坦然了:你看,人家当地也念chao嘛!
于是有的人甚至主张,干脆将错就错,统统改读chao歌算了。
这肯定不会得到大多数朝歌人的认同。中国人自古很注重名份,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为确立一个名字,往往要花费十天、一月的心思。假如一个人的名字被别人当众喊错,是很尴尬的事情。
地名被外地人读错,作为朝歌人尽管心里不舒服却也无能为力,但是我们本地人也跟着错,就令人不能理解甚至叫人恼火了。
“朝歌”的原意是喜迎朝阳、高奏凯歌,是商纣王纪念平定东夷大获全胜而取的名字,非常喜兴吉祥。城西的老寨山原名又叫朝歌山、朝歌寨。古人曾认为“夫朝歌者非时也”(《史记.乐书》),意思是“早上就唱歌,唱的不是时候”于是,王莽篡政时,曾将朝歌改名“雅歌”。建国前编印的《辞源》,建国后出版的《辞海》,都列有“朝歌”词名,都明确地注着zhao歌的读音。五六十年代,淇县火车站叫朝歌车站,列车员也都是报“zhao歌”站名。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无论是民间还是典藉,朝歌读“zhao歌”都是毫无疑问的。
从朝歌地名被人无端读错,我想应该汲取这样两点:一是应该加强我们的对外宣传,知名度提高了,厦门才不至被人读成“sha门”,重庆才不至被人读成“zhong庆”;二是要对青少年广泛开展“知淇爱淇”教育,朝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应该十分珍惜她,把她引以自豪。了解历史,了解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才能更加热爱她,才能激发起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热情,才不至于再发生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卫国古城墙当成碍事的土堆处理,把自己家乡的名字读错这样的事情。
2006年拍摄新版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封神榜》时,笔者曾参与赴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游说,将“朝歌”的读音纠正了过来。近年来《鬼谷子》、《哪吒》等几部朝歌题材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读“zhao歌”了。
摘自燕昭安《解读朝歌》(河南人民出版社)
1 商朝都城 shang chao du cheng 2 最早以亳 (bo 二声)为都城。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yin 一声)
前期灭夏后 亳 bo 2声 ,今商丘
后期迁都 殷 yin 1声(今安阳)
行都 朝歌 zhāo gē (河南省北部鹤壁的淇县)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