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时间管理 > 正文内容

富兰克林时间管理-富兰克林科维时间管理手册

时间管理7202023-02-19 16:22:41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当前目录表

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

富兰克林时间管理-富兰克林科维时间管理手册 第1张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只念过2年书,却有着传奇的一生。1928年以来的每张百元美钞上都有他的肖像。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出色的时间管理能力:他的“手帐”。

他在21岁时写下了这12项美德,还有他后来添加的第13项美德:谦逊。他将自己的生命分为13个周期,每个周期专注于一项美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直至72岁。

富兰克林的12条自省箴言

读了富兰克林传,这是一本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富兰克林在奋斗历程中的真知灼见和人生感悟。

当谈起富兰克林时,很难想象这个头像被印在美国百元大钞中间的伟人,竟是一个只念过两年书的贫寒子弟。回溯历史,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很大程度源于23岁时建立并信守了一生的12条道德准则,分别是:有条不紊、避繁就简和恭默守静。

①『有条不紊』

001 节制 。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用上升到欲望和精神层面,那样很难理解和实现。给“节制”附着很少的、可以理解并能做到的含义就够了。

002 沉默 。避免琐屑的谈话。只要张嘴说话就会耗费心神和精力,所以要多把说话的机会用到工作和决策上,尽量在空谈和调笑时保持沉默。

003 秩序 。自己的东西要有自己的位置;时间要有规划。动作记忆之所以更牢固,是肌肉按照既定姿势不断重复的结果。而不规则无序的动作做多少遍都对记忆没有任何帮助。总之,无序会制造更多无序;有序会平添效率。

004 决断 。决定做该做的事;做好决定做的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想的太多错过的可能不是机会,而是时机。决定了就去做,在做的路上不断完善,结果可能更好。

005 俭朴 。于人于己无益的花销即为浪费。在艰辛的打工时期,周围工友都会买酒放纵,而富兰克林却只把钱花在买书和学习上。俭朴不是不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有益的事情上。

006 勤劳 。每时每刻做点有用的事,弃掉一切无用的举动。 与12条道德准则同样著名的是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他每天都会做24小时计划表,每一项都是对自己或他人有益的工作。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了没用的事上,就不要抱怨付出却没有收获。

007 诚恳 。不要心怀欺诈,要胸怀正义;如有言,言必诚。 富兰克林总是本着一颗诚心和人相处,从不欺瞒,诚信做事。因此,后来当他一有新倡议的时候,人民都会很看重他的主张。这就是诚恳的力量。

008 正直。不要做坏事,也不要借自己应得的利益来损害任何人。富兰克林从小家境穷苦,但他依靠正直收获了所有人的尊敬,最终成为了民族精神的缔造者。正直的人可能会让你失去某些利益,但会拥有让人信赖的人格魅力。

009 中庸 。不要走极端。凡事要掌握分寸,不管是说话做事都要有边界。比如:和人交谈时不用“这还用说?”“肯定是”等词,而要用“大概是”或“现在看,是这样的”等类似词语。这样能够减少矛盾,避免伤害。

010 清洁。身体、衣服与习惯,要保持洁净。人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你的卫生环境也会塑造你自己。

011 宁静 。不要为琐事和不可避免的事而忧愁。收心是精进的开始。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我们接受的一切信息链都是断裂和跳跃的,接着迅速遗忘。尤其是在和目标无关的琐事上更要及时止损。

012 谦逊 。见贤思齐。即使对自己深信不疑,言辞中也要谦逊宽容。富兰克林给自己设立了“三不”原则,即:不对于别人的意见当面反驳、不盛气凌人地下论断、不以粗暴的方式攻击他人的错误。而且只要他发现了别人谦虚的言行,他都会去学习。

在反思和践行上,富兰克林的方法是找一个本专门做德行日记。每星期对于德行中的一项特别注意就可以了,把别的德行先抛开,只在每页记这一天的过失。因为他发现同时关注自己的一切,注意力就会分散,效果极差。而德行之间互为支撑和助益,当他掌握一项后,再做另一项,会更容易做到。

当我们被外界的趋势和风口带着跑时,不妨抽时间停下来做个自省。以这12条道德准则为标尺,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意一念,反思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方向,攒足力量,继续前进。

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逸闻,一位绅士在宾夕法尼亚的小酒馆里避雨,与邻桌的陌生人攀谈,发现对方对作物种植、庄园管理之事了如指掌,绅士猜想对方是个农场主。之后谈起贸易,此人对赋税、账目、营销也分析得头头是道,像个经验丰富的商人。再听陌生人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地聊起文学,他又疑心对方是个文学家或者修道士。

最终经不住好奇,问起对方身份姓名,才知道此人竟是享誉全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印在100美元上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身上标签无数,他是政治家、物理学家、印刷商和出版商、作家以及外交家。他参与起草了《 独立宣言》,做过最早的雷电实验,“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毫无背景的穷小子最终化身为美国国父,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与尊敬,他的头像被印在100美元的钞票上。

一本《富兰克林自传》,凝练了他奋斗史,发迹史。从印刷所的学徒,到几年后开办自己的印刷所,在大家普遍认为“死路一条”的时候坚强地存活下来,甚至遍地开花,建立了不少分部;接手别人的报社,他办的报纸一出刊就与本地区以前任何报纸面貌迥异,字型优美,印刷精良;他办俱乐部,写文章针砭时事,最终俱乐部的影响深远至引领群众思想,促进政治变革。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得尽善尽美,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

掌舵的孩子王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由于在水边居住,他自小就学会了游泳、划船。他写道:“跟别的孩子坐上小船时,一般都由我驾驶,尤其遇到难关时,更是当仁不让;在别的场合,我一般也是孩子王。”

这让我想到另一位伟人,我们的领袖毛泽东,17岁时写下《咏蛙》:“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这种天生的领导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日后的行事中往往充当着决策者和推进者。

此外,父亲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富兰克林是家里第15个孩子,父亲虽是个铁匠,但是“隔三岔五总有一些头面人物登门拜访,专门征求他对该镇或他丛书的教堂事物的意见,并且对他的判断和建议表现出极大地尊重。只要做得到,他总喜欢邀请某个明达的朋友或邻居来他家吃饭交谈,他总是注意引起某种巧妙或有用的话头,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可见父亲对富兰克林的思想启蒙起了良好的作用。

领导的天性和家庭的影响,是富兰克林获得成功的先天优势,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条件,他的自传也从方方面面讲到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往往更看重后天的修养和完善。

一、思考比苦干更重要

富兰克林是一个勤奋的人,在他刚刚经营印刷所的时候,有人评论说:“那个富兰克林的勤奋是他的同行们望尘莫及的:我离开俱乐部回家时,他还在干活呢;他的邻居还没有起床,他又在工作了。”

诚然,勤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光在行动上吃苦耐劳、勤奋肯干是不够的,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在各行各业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是因为他比世上大多数人都勤于思考。

1、关于方法的思考

富兰克林16岁的时候就写过一系列文章发表在《新英格兰报》上,被时人赞不绝口,但他的文笔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锻炼提升来的。

不像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阅读或者抄写金句上,他每周从喜欢的《旁观者》报刊中选出几篇文章,写出每个句子的主旨,先搁置几天,再用自己的语言详尽地表达每个要旨,如此还不够,他又将自己所写与原文对比,由此发现了自己的词汇贫乏,这就迫使他大量阅读和搜索词汇,日积月累,他发现他的改写有时甚至能超过原文了。

相较之下,很多自诩勤奋的人,每天抱着书本、资料埋头苦读,但从不注重方法,这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

曾看过一幅漫画,成功之门大开着,代表努力的箭矢却射向了一旁的高墙,因此无论箭矢的力道有多大,都无法冲破铁墙,到达终点。这就像很多人,虽然有着刻苦钻研的劲头,却不曾停下脚步思考,找不准方向,最终所有勤奋努力都是无用功。

2、关于对错的思考

从《富兰克林自传》中可以看到,宗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公民的生活,例如贵格会的原则是:任何战争都不合法。因此很多会员在政府发动防御性战争时,宁愿请辞议会公职,也不肯违背教义。

富兰克林曾经也是一样,“我的父母很早就给我留下了宗教印象,带着我在一条不顺从英国国教的道路上虔诚地度过了童年时代”,但由于广泛的阅读,15岁的富兰克林对宗教观点产生了怀疑,接触了一些反对自然神论的书籍后,他发现一些被批驳的自然神论观点反而比批驳它的论据有力得多,于是他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然神论者。

这个故事很好玩也很发人深省。

大多数人在阅读时很容易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15岁的富兰克林已经能进行批判性思考,清醒地判断对错。这使得他在日后的为人处世中,始终能客观的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包容地接纳异己的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说,每个人都有超越自我的潜力,而第一个层面的超越就是突破环境和家庭曾经带给我们的某些片面认知。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摆脱成长过程中融入血液里的错误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当下的网络中看到那么多极端分子,他们戾气极重,横冲直撞,实则毫无主见与立场,人云亦云。

二、行动重在实用

初读《富兰克林自传》,意在了解这位通才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一位经营印刷所的老板,发表文章无数,自学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文,后来又有了公务缠身,居然在电的实验与观察中也做出巨大贡献。从书里可以看到,他的行动透着一种实用主义的精明。

1、清醒把控自己的行动

记得以前看一个相亲节目,男方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制定计划和目标,每周会严格依照计划来生活。此话一出,台下女嘉宾纷纷灭灯。在这个随心所欲的年代,制定和实行个人计划看似很死板、单调。

但我特别喜欢一款运动软件“keep”的标语:自律使我自由。只有能自主掌握时间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了提升个人品德,规范出行活动,富兰克林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自查计划表,写下希望达成的目标以及二十四小时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地践行。自律地生活、抵制诱惑,使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阅读、交际。

纵观当下,大众沉迷于手机短视频不能自拔,将时间大把大把地浪费,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实在应该好好反思。

2、在团体中共进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实在做不到自律怎么办?可以借助他律,这里不得不提到富兰克林组织的共图会。

在还未开印刷所之前,他就将自己认识的精英组织成了一个俱乐部,取名“共图会”,他们约定每周聚会,每个社员轮流提出一个或多个关于道德、政治或自然科学的问题,共同讨论,每三个月提交一篇自己写的论文当中宣读。这个组织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富兰克林的口才以及对政治、民生的敏锐应该多是受益于此。

找到共同兴趣的团体,不仅可以倒逼自己思考和学习,还能分享和获得更多迥异的思想,拓展视野。

如今置身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更加便捷、宽广的沟通渠道,寻找到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契合的集体,也许能帮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3、用行动打造个人品牌

要让大众看到你的努力,营造正面的形象,才能赢得更多机会。

富兰克林开了印刷所、报社以后,又开了一家文具店,他经常会把从商店买来的纸张用手推车推过大街小巷送到家中。这样一来,人们认为他是个勤奋、发达的青年,此举说来颇有作秀之嫌,但他确实由此获得了更多商户的供销机会。

既要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也要懂得营销自己,发扬、展现自己的优点,获得更多复利,这是一种机智精明的生存法则。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

独立战争中,富兰克林写过一则征集民众马匹车辆的告示,他列出了整个租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形,加以详细说明,由此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有人说《富兰克林自传》后半部分内容太过琐碎,我却觉得以小见大,从这些小事情足以看出他本人看问题的全面性和预见性。

我们印象中的伟人似乎终日操心天下兴亡,国之大计,古人常说:“心怀天下者,不拘小节”。而富兰克林却完全相反,从铺马路、清垃圾、设路灯、消防、巡夜等发展到办公共图书馆、办学校、办医院、建立民兵防御体系,他关注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提到,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何等的睿智与霸气。然而曹操临终前对子孙妻妾交待的却不是天下大事,反而啰啰嗦嗦说了一堆琐事,例如丧葬后剩下的蜡烛器具如何处置,让人大跌眼镜。

但正是因为关心身边的小事,掌握最具体的事项,才能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想常人之不能想,成常人所不能成”。

我就是一个不擅长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从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现在工作时常常摸不准局势,做事情顾头不顾尾。因此我们要多延伸感官,关注身边和国家发生的大事小事,建立与世界的链接。

四、人情练达即文章

富兰克林一生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险境,最后都能化险为夷,除了他个人的机警聪敏,还离不开很多朋友的提点与帮助。他在日常交际中,十分谦虚谨慎,刻意不与人争辩,他认为好争辩是一种恶习,会使得本来可以建立友谊的地方,反而产生了厌恶,甚至敌意。

担任议会秘书的时候,曾有一个才气不凡的绅士写长篇发言,公开反对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富兰克林想到一个办法,听说那个人家中有一本稀世珍本,便写个条子过去请求借阅,一个礼拜后将书归还,又附了一个条子,表达了强烈的感恩之情。两人再次在议会见面时,对方主动与他攀谈,最终甚至成为了莫逆之交。

他在书中引用了一句话:“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表面上欠了对方一个情,实际上没有低声下气讨饶却能化敌为友,可见富兰克林的情商之高。

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往往一身书生气,不屑于学习人情世故。但人情练达不等于阿谀奉承,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才能收获更多的朋友。

勤于思、笃于行,保持处世的洞察与明达,使得富兰克林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看问题,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繁复的局面。我们也要将自己培养为这样的智者,思考,践行,时时反思,这就是将事情完成得尽善尽美的秘诀。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春节过后开始看《富兰克林自传》,想趁着春天给自己鼓舞一下精神,提振一下阳气。

众所周知,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生涉猎范围之广、之深,成就之高,绝对是人中翘楚。先看一下网络搜来的简介:

100美元(1988版,1996版)头像为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有一连串的头衔——作家,发明家,出版商,科学家,外交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有评价说他是十八世纪,仅次于华盛顿的名人。富兰克林的自传家喻户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生活,仅仅靠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重视,生活的简朴,以及不屈的奋斗获得了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他是美国“清教主义”的杰出代表。

1706年富兰克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套用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优秀的人都相似,不优秀的人各有各的问题。

富兰克林和所有优秀的人一样,有着积极乐观、勤勉自律、正直善良、善于思考、谦虚自省等所有优秀人共有的特点,并且每一样都内化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

不多说太多,只列一下富兰克林总结出的十三项美德及其落实的方法。

一,节制。

饭不可吃胀。

酒不可喝高。

二,缄默。

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三,秩序。

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四,决心。

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五,节俭。

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六,勤奋。

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七,诚信。

不害人,不欺诈。

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

八,正义。

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

九,中庸。

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

十,清洁。

身体、衣着、居所,不许不干不净。

十一,平静。

不可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十二,贞洁。

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十三,谦卑。

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进一步研究他还发现,知道这13种美德还不够,要身体力行。正如他在自传中写到: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富兰克林的自我管理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自我时间管理,二是自我品德管理,并辅以严肃的检查。

为了培养这些品质,他采取了一次只完成13项中的一项的办法。他做了一个小本子,用红笔在每页纸上划上表格,分别写上每周的7天,然后用竖线划出13个格。每天用黑点记载当天完成该项道德手册中的不足。这样不断反复练习,直至巩固为止。

富兰克林首先检讨自己的缺点,他发现自己有13个严重的缺点,其中浪费时间,为小事情烦恼,和别人争论冲突这三项最为突出。他通过自我检讨认识到,除非下决心改造自己,否则难以成功。他决定要改掉自己的缺点,但是他没有要求自己一下子改掉所有的缺点,而是每周改掉一个缺点,于是他亲自设计了一个表格,每天自我检查。这样持续了两年,他改正了所有的缺点。

他每天检查,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目的,就在于养成这些美德。同时,他告诫别人,如果要学习这种方法的话,最好不要全面地去尝试一起培养,以至分散注意力,最好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

等完全掌握了,再掌握其他的美德。

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修炼,13种美德后来真地变成了他的习惯。由此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功!在他79岁高龄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这记述了他的这一项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皆受益于此。

想不想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如在这个春天,一起试试这13个好习惯的养成。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

最近闲来无事,从书柜中找到了三年前买的那本《富兰克林自传》随便翻翻,以前我对这样的传记一直提不起什么兴趣,但是不知为什么,这本自传竟让我一口气从头读到尾,读下来既没有长篇的吹嘘,也没有晦涩的文字,轻轻松松的就把它读完了,富兰克林的奋斗史,成长史也就这么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的震撼,也许伟人的成功史就是这么振奋人心吧。读完此书,我真的感觉心潮澎湃,触动很深,因此觉得非常有必要将我此时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将富兰克林的一生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以作将来参考回顾之用。

富兰克林最令人惊讶的便是他的通才,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在这么多方面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印刷商、编辑、发明家、科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慈善家、哲学家等等,从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一个人的专业是否突出,但是我坚信像富兰克林这么一位通才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现代人的敬仰。

初看富兰克林的多元身份和辉煌成就,我们会觉得他是18世纪的奇迹,但是从他的自传中,从他的自白中,我分明清楚的认识到其实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他的成就与智慧归功于他的自强,自律,自省。

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去闯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但是,不管路有多艰难,生活有多潦倒,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心存感恩,从零开始,不断积累。即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省一部分钱出来买书看,苦练文笔,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自律。对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深刻。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他身上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有多少次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缺点亟待改正,但是每次都在纠正的中途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也许这就是平凡人与为人之间的差异吧。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13条人生信条,依次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为了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他给自己制定的严格的规划,一个星期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并每天记录自己违反这一品德的次数,从而不断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很多人嘴上说说的东西富兰克林都把它们落实在了行为上,落落实在了天天做好记录的的小册子上。从这一点我学习到了要想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必须先学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这中间需要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案,才能督促自己按照这个规定不断执行。这种规划力和执行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富兰克林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事业上的成功。

自省。我相信,富兰克林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一点从他的自律精神中也可以看出来,只不过接下来要讲的他的自省也确保了富兰克林可以一直不停的向着完美靠近。在这本自传前后,富兰克林多次对他的处事待人进行自省,也得出了一系列结论,这些结论或法则也帮助其在社会上树立了非常好的舆论形象和确立了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富兰克林早年生性有些骄傲,自己也从中吃了不少亏,栽了不少跟头,通过自省,他总结出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就不能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去和别人交谈,这样的话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得不到别人的赞同。因此他尽量在谈话中去掉一些“绝对”的字眼,例如“我肯定”,“我坚信”等等,而采用“我觉得……应该是可行的”“我想可能……”等等。即使要指出别人缺点时也要现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他的优点,再委婉谦恭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中庸的'待人处事方式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是受用的,锋芒太露反而有时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富兰克林一生忙碌,他始终相信,只要人们专心工作,充实生活,就会过的开心快乐,相反,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就会变得脾气烦躁,心神不宁。这也许也是他成为通才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他一直在认真思考,认真工作,认真生活,不浪费一分一秒,也就比我们多了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啊。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3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读圣人书,如与贤者同游久而观史思辨,则与之同矣。8年前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时,就特别希望把这本书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本影响了美国几代人、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更是一本在我走上工作岗位,指导我工作和生活良多的一本智慧书。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在《富兰克林自传》中,我看到他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了以下13项名目,并附以简单的解释。

这些美德及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的处罚,你当容忍之。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

(13)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把以上13项制定成了自我检查计划,专门做了个小册子,每项美德占据一面。每一周对其中一项美德进行重点严密控制,对其他十二项美德只做“一般性关照”,通过每天晚上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美德,就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上小黑点。按照这样的方法,富兰克林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让每日生活回归秩序,自身反思,让抱怨、拖延及其他的不良行为减少出现。

每次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后,我不禁由衷感慨,高不可攀的伟大也是有迹可循的。七年的基层工作,始终陪伴我的是这本《富兰克林自传》。每当我在细致、琐碎、繁杂的群众工作中忙到晕头转向,我都会再次回顾书中内容。想想富兰克林,如果他是我,他会怎么做,看看是否在工作中把时间花在了低效甚至负输出的事情上,如果有,那我下次该如何主动出击制止自己。每当我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时,产生浮躁焦虑的负面情绪,想要埋怨和放弃时,我也会一遍遍地再看《富兰克林自传》,特别是其中的13项美德名目。

就像富兰克林在“美腿与丑腿”中提到的“你一定认为两个在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的人,他们应该都是幸福的。”事实上,这两类人中有一个无法获得幸福。原因在于他们对人、对物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也就在于此。如果你总是盯着别人或自己的丑腿喋喋不休,自然不会感到幸福,如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丑腿”,一切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工作中的每一次困难也是成长的历练。

最近,时间管理、成功学的演讲与书籍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论,固然这些方法能够指导我们现今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我觉得自我监督和内在的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就像人生道路上分叉路口的一道坎,有效的自我约束与监督决定了你能否跨过,以及能跨多高。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每天形色匆匆的我,可否停下脚步,想想自己为什么而忙碌,这些忙碌又是否能真的推动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推进梦想呢?就像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说的,大部分人都是“低效的劳动”或者“平庸的勤奋”。

所以,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富兰克林自传》,对照富兰克林的13项美德名目给自己制定一项检查计划,把希望改正的缺点记录下来,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坚持、克服不足,直到彻底和陋习俗话说再见。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是什么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那么什么是四象限法呢?下面为大家带来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是什么,快来看看吧。

第一象限

这个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一类的事情具有时间的紧迫性和影响的重要性,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首先处理优先解决。它表现为重大项目的谈判,重要的会议工作等。

第二象限

这二象限不同于第一象限,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案例】

未雨绸缪,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在下雨之前或者是不下雨的时候要先修缮房屋门窗,以防备下雨的时候挨雨淋。

不下雨的时候并不需要急于修缮房屋门窗,修缮房屋门窗是不紧急的事情。不漏雨的屋子对于雨天来说绝对的重要,这件事在不下雨的时候准备,才能够保证在下雨天也不影响工作的进行。

案例分析:未雨绸缪是对第二象限事件管理的形象描述。生活工作中好多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在事件出现之前做好准备,这就是制定计划的原因。

制定计划的目的是把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按部就班地高效完成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什么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什么。因此要学会怎么样制定计划,怎么样做准备。计划、准备、学习、培训等事情都是重要的预防或者是重要的储备工作。

第三象限

第三象限包含的事件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紧急但并不重要,因此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附和别人期望的事、打麻将三缺一等事件都并不重要。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为它紧急,就会占据人们的很多宝贵时间。

第四象限

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这种事件与时间的结合纯粹是在扼杀时间,是在浪费生命。发呆、上网、闲聊、游逛,这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的生活方式。

时间管理四象限的关系。

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是相对立的,而且是壁垒分明的,很容易区分。

第一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企业都会分析判断那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并把它优先解决。

第四象限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有志向而且勤奋的人断然不会去做。

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最难以区分,第三象限对人们的欺骗性是最大的,它很紧急的事实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依据紧急与否是很难区分这两个象限的,要区分它们就必须借助另一标准,看这件事是否重要。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来衡量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它重要就属于第二象限的内容;如果它不重要,就属于第三象限的内容。

走出第三象限

具有假象的第三象限因为它的紧急性往往使人们难以脱身,所以人们经常会跌进第三象限而无法自拔。例如,打麻将的时候三缺一,只要一玩起来就很难脱身,而且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打出结果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什么时间管理第一象限的事情必须优先去做,第四象限的事情人们不会去做。第三象限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又很难缠,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走出第三象限。

投资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的事情重要而且紧急,由于时间原因人们往往不能做得很好。第二象限的事情很重要,而且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可见,投资第二象限,它的回报才是最大的。

时间管理细则

1、直奔主题

聪明人要远离琐碎,保持焦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

2、80/20原则

要把精力集中在最出成绩的地方,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只要你细心地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你得到的80%的帮助来自于你20%的朋友,与此同时,你投入的80%的精力却只得到20%的收益。我们常常是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并不很重要的地方。

3、现在就做

当一位企业巨子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四个字“现在就做”拖延或推迟开始是大量时间被浪费的主要原因。许多人习惯于“等候情绪”也就是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记往,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4、“不得不走”

不要被无聊的人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提自由。成功的人大多是有个性的人,他们敢作敢为,敢于说“不”。他们的心里有一个闹钟,当“不得不走”时,它就会及时地响起。他们懂得限制时间,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脱口秀明星拉瑞·金说:“我发现在生命中得到的愈多,不论是职业上或金钱上,你就可以挑选得愈挑剔,我现在已经没有非去不可的午餐了。”

5、避免争论

在这个“共生的时代”,宽容的心态与合作的意识会使人如沐春风。宽容的人会本能地避免争论。因为无谓的争论,不仅会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往往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说的越多,做的越少,聪明人在别人喋喋不休或面红耳赤时常常已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6、成本观念

经济学非常讲究成本。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要算好账。在生活中有许多属于“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一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其实都是极不划算的。

7、集腋成裘

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很不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纸乃至记几个单词。成功不是摸大奖,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需要心平气和的等待。

8、花开花落

不要固执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问题记不来,让潜意识和和时间去解决它们。这就有点像踢足球,左路打不开,就试试右路,总之,尽量不要“钻牛角尖”。切记,你放不开的事情会吃掉你越来越多的时间,直到你放开它为止。

9、学会速读

约大多数书籍并不值得从第一页开始逐页细读,一般而言,一部三百页的图书有二十页可取的就很不错了,我们任务就是把有价值的这部分内容“检索”出来。在这个信息时代,速读的能力或日迅速抓住要点的能力已显得十分重要。读书如此,“读人”也是如此,你必须很快甄别出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时间克星。

10、巧用电话

要尽量通过电话来进行交流,沟通情况,交换信息。打电话前要有所准备,通话时要直奔主题不要在电话里说无关紧要的废话或传达无关主题的信息与感受。要善于利用现代办公设备为自己服务。许多食物和表格都可以借助电脑,提前予以格式化,用时则只需几分钟就可输出。一封节日贺信可与电子邮件同时发给许多人。

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位置,可能低谷,可能山顶。善用时间,从细节做起。成功虽不是一朝而就,却也不是遥不可及。

时间管理原则

1、预料。事先有所准备的活动一般来说比事后补救的活动更为有效。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办法就是预料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并为这制订应急措施。我们假定,如果事情要出错,那就无法避免。

2、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管理人员往往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抱乐观态度。他们也往往希望别人能够比实际可能的要更快一点完成任务。所以有了墨菲的第二定律:“每件事情做起来都比原来想象的要多花费时间。”可见,管理人员易于自己接受和期望别人做出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

3、实现的可能性。预期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直接伴随实现它的有计划的努力而增加。

4、紧急任务专制。管理人员常常处于紧急任务与重要任务互相挤的状态中。紧急任务要求立即行,就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重要任务。管理人员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被紧急任务所左右,并承受着时间的无休无止的重压,这使他们急视了搁置重要任务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长期的后果。

5、危机管理(反应过度)。管理人员往往低估问题,不善预料问题的复杂性,或是遇到所有问题都反应过度,仿佛碰到危机。这种危机管理和消防式工作的倾向往往造成过分忧虑,削弱判断力,导致仓促决策和浪费时间与精力。

6、选择忽略(有限反应)。对各种问题和需求的反应要切合实际,并要受制于情况的需要。有些问题如果你置之不理,它们消失了。通过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保存起来,用于更有用的工作。

7、计划。绝大多数难题都是由未经认真思考虑的行动引起的。在制订有效的计划中每花费1小时,在实施计划中就可能节省3——4小时,并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你没有认真作计划,那么实际上你正计划着失败。

8、每日计划。每日计划对于有效地利用个人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它应该于前一天下午或当天开始时制订出来,并与近期的目标和活动相一致。

9、机动性。安排个人时间的程度上应有机动性,以便于应付个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总之,时间安排不要过满,也不要过松。

10、问题分析。不区分问题的原因和现象,结果必然丢失实质性问题,而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表面的问题上。

11、选择余地。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都应当能够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可行性解决办法,否则,就会减少选择最有效行动方向的可能性。

12、犹豫不决。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很多管理人员毫无理由地踌躇不决。犹预不定。或拒绝做出决策。犹预不决也应该被视为一种决策——下决心不解决问题。

13、目标。较有效的结果一般是通过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来达到的,而不是依靠机会。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就来源于这个已被证实的原则。

14、优先次序。应该按照优先次序对各项任务进行时间预算或分配。不同的是很多管理人员花费时间的数量往往与他们任务的重要性成反例。

15、最后时限。给自己规定最后时限并实行自我约束,持之以恒就能帮助管理人员克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和拖延的弊病。

16、集中。在人们有组织的努力中,少数关健性的努力(大约20%)通常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结果(大约80%)。这条原则也称为帕莱托原则,即20/80定律。有效的管理人员总是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能够产生重大结果的那些“关键性的少数活动上”。

17、平等分配。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然而每一个人又拥有自己的全部时间。这就是著名的“时间悖论”。时间是一种被相等地分配给所有人的资源。

18、错误的感觉。管理者的时间很少花费在他自己想要花费的地方。这种想法捉弄了时间的所有者,使他错误地认为,他的时间正用于应该用的地方,而不是用于实际用的地方。

19、时间分析之必要。每日活动记录至少持续1周,每15分钟填写写1次,这作为有效时间分析的基础是必要的`。这种活动至少每半年应该重复1次,以免恢复低劣的时间管理方式。

20、效能与效率。假如执行的是错误的任务,或者把任务放在错误的时间执行,以及毫无目的行动,无论效率怎样高,最终都将导致无效的结果。效率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工作。效能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正确的工作。所谓有效的活动,就是指用最少的资源,包括时间,来得到最大的效果。

21、活动与效果。管理人员往往忽视目标,或者忘记预期的效果,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活动上。终日忙忙碌碌渐渐成为他们的目标。这些管理人员趋向于活动型而不是效果型。他们不是去支配工作,而是往往被工作所左右。他们把动机误作成就,把活动误作效果。

22、最佳效果。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最佳效果。

23、拖延。应该马上做出的决策延期去做,应该付诸的行动一再推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使你失去时间。错过机会。增加最后时限的压力和产生各种危机。

24、完整的下属工作。管理人员授权时应该把完成一项“完整任务”所要求的责任和权力同时授出。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得以使自己去做更为得要的工作(否则就得亲自完成这些任务);也使自己身国的工作者更乐意接受分配的工作,并提高了整个组织的效能。

25、习惯。管理人员往往成为自己各种习惯方式的受害者。他们易于沿袭自己所管理的那些组织中的老的习惯作法。要打破这些根深蒂固的旧习惯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的训练。

26、工作膨胀(帕金森定律)。工作易于扩张,以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

27、实施和连续。实施时间计划,使之连续不断,是每天进行有效时间管理的必要的基础。

28、接受。管理人员应该有勇气去改变那些能够被改变的事物……甘心情愿去按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寻求智慧去认识那些不同的事物。

29、授权(决策层次)。应该把决策权授予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和便于获取有关事实的尽可能低的层次。

30、上交问题。管理人员往往喜欢下属依赖他们解决问题,这样不知不觉地助长了下属上交问题,这样不知不觉地助长了下属上交问题(颠倒了)的倾向。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无意识地训导下属:“不经过我的同意,什么也不要做”的结果。

31、例行公事(琐碎事务)。所有对目标没有多少价值的例行公事都应该给予合并。取消。授权或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管理人员应该使自己摆脱不必要的琐事,并有选择地忽略不必要的材料。

32、合并。在安排工作时间时,应当把类似的工作集中起来,以便消除重复的活动,并尽力减少打扰,诸如来往电话之类。这样做将能经济地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33、反馈。对通向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反馈,是保证计划顺利进展的前提。进度报告应该明胡指出各种问题(即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偏差),以便及时进行纠正。

34、例外管理。只有在执行计划的实际结果中出现的得大偏差,才应该向主管人员汇报,使他能够留时间和能力。与“例外管理”概念有关系的是除基本事实以外一概拒绝插手的“无需了解”概念。

35、中断控制。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该预先设法把各种打扰的次数。影响和持续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36、计划躲避。管理人员必须设法安排一些没有打扰的。集中在一起的工作时间。“闭门谢客”。秘书对电话和不期的来访者的阻挡。以及一个隐蔽的工作地点,是获得这段宝贵时间的3个最有效的方法。那种认为管理人员应当“易于接近”的错误观点,已经使许多人养成了“始终开门办公”的陋习。他们敞开办公室的大门,仿佛在不断邀请过路者和走廊漫游者顺便前来拜访。

37、可见性。你打算做的那些事情具有要见性,就提高了达到你的目标的可靠性。你不可能去做你记不凭住的事。这条可见性控制原则存在于许多时间管理方法中,如经济性实验室的计划表。工作日计时袋和办公桌上的日程表,以及工程控制图等。

38、 时晰。简单。明了。清晰的语言是正确理解和节省时间的保证。

39、简洁。文字和情节的简洁能够节省时间,同时促进理解。

40、管理上的需要。时间是所有管理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既无法替换也无法补救。正象本。富兰克林所指出的:“你的时间用完了,你的使命也就到头了。”有效地能力就无法从事任何管理。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xuexi/sjgl/7795.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