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习工具 > 正文内容

评估儿童学习品质的工具-幼儿发展评价工具

学习工具9302023-02-09 17:58:52
查看本文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百度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搜狗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360

当前目录表

看看影响教师的好书有哪些

评估儿童学习品质的工具-幼儿发展评价工具 第1张

Top10书目信息

教学与行为干预

1.《教学与行为干预(RTI)》,[美]卡拉·肖尔等著,王小庆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美国畅销教师工具书,当中小学老师遇到“学不会的孩子”时,请试试这个科学方法。

目前,处于成型期的干预反应模式(RTI),已不再局限于最初对阅读障碍学生进行鉴别的功能,还被广泛用于为学生提供数学及行为方面的针对性干预。无论是用于学前儿童还是高中生,该方法在许多学校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全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RTI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包括RTI的发展历史,针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实施策略,教育部门领导者如何领导实施RTI 等。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实践者使用这一既有挑战性又极具价值的模式,并能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

2.《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弗兰著,高振宁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分析了当前教育界对教师和教学所存在的许多错误观念,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学,有哪些途径可以促成并维持这种教学,这对中国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本书以专业资本理论为视角来探讨教育政策,认为过去的许多教育问题在根本上都是由于过度强调商业资本、忽略专业资本建设所造成的,指出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这对我国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3.《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美] 沃尔特·米歇尔著, 任俊 闫欢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你是否:无法长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喜欢的物品总是念念不忘,立马就要买到手?无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让珍视的伴侣濒临崩溃?减肥遥远无望,摆脱不了眼前一顿美食的诱惑?工作严重拖延,还在沉溺于社交网络和在线游戏?快买快卖导致投资频频失利?本书告诉你:自控不仅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选择。看到第二颗棉花糖,自控便无须努力。

自控力与意志力的热论都源于50年前开始的棉花糖实验,实验结论一经报道便获得广泛关注,然而这场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却遭到了极大的误读。《棉花糖实验》是实验设计者、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对实验来龙去脉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众对棉花糖实验的普遍误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对从孩子的养育、雇佣新职员,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个人决定的最明智建议。

学习之道

4.《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著,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大脑如何处理图形、文字、数字等信息,不同类型的学习匹配哪种信息通路。学艺术、学语言、学音乐、学数理,各种事物的学习原理有何差异?对于你而言,为什么A方法比B方法效果更好。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相信你对学习是认真的。

记忆组块、提取练习、穿插学习法……数十项科学研究,绘制学习原理全景地图;最全面的学习法则,通往精进之路。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5.《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的随笔集。作者在书中真诚分享好课的秘密: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要让学生满腹狐疑,要给学生惊喜!……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与实践。《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绝大多数文章是作者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后写成,读者从中亦能深刻体会十一学校的教育氛围与教师文化。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

6.《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美]马里奥·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蔷译,教育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积极的学习品质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是儿童良性发展循环的起点,是儿童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要重视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的问题,并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与健康、语言、社会性等内容并列,写在了联邦政府的相关文件中。该书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多年来关于学习品质问题研究的一个成果总结,在系统梳理学习品质的概念、结构要素、框架标准以及积极学习品质的重要作用之基础上,具体论述了该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积极学习品质,从课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师、家庭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培养儿童积极学习品质的工具,将对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推进到了实践层面,对我国幼儿教育界认识、把握以及落实《指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是个哲学家

7.《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著,张晶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焦头烂额的体验与我们普通的父母别无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敏锐的双眼发现了繁琐育儿日常背后我们身为父母而发生的深刻心灵转变。

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这仅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物理事实。而在孩子与父母彼此交织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中。那么,身为父母,除了日复一日的操劳和一长串的账单,孩子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馈赠?

“孩子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人们常常如是感叹,然而像作者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觉察却并不多见。《孩子是个哲学家》正是这一观念的绝佳阐释。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8.《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是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饱含勇气与智慧的崭新力作。从丰富的临床研究与青少年咨询经验出发,沙法丽博士发人深省地指出,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管教——它们总会触发孩子的不满与反抗。如果父母能够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转而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够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从而引导孩子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这种充满觉醒、联结与爱的养育方式,最终会令育儿变为一场父母与孩子相互支持与陪伴的成长之旅。

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

9.《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王尚文、郭初阳、颜炼军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而混乱的时代。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弱水三千,如何独取一瓢作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源头活水?没有公认的好办法,因此茫然,甚至迷乱。有人主张回归《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本,但它们的内容难免有时代的局限;也有不少人在摸索新的途径,但筚路蓝缕,开拓为难。

面对如此纠结的境地,需要真诚的行动和实验,本书的三位编者以瓶管之识,编辑此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为青少年读者提供基础人文选本,自应“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而全球化时代文明经典的采集,显然不应再受限于民族和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壁垒,应该面向“天下”的文明经典。老子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拘泥于自身传统,才能再造现代文明。

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10.《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肖亚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地处晋西黄土高原的山西石楼县,与《人生》《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家乡——陕西省清涧县,中间仅隔一条黄河。以《人生》《平凡的世界》为起点,再回头审视这3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厚重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观察现实,用心灵感受农民。水土严重流失的沟壑,暖意犹在的窑洞,陷入困境的红枣产业,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逃婚的农村女青年……

尽管生存于那样一方闭塞的天地、那样一种恶劣的环境,黄土地上的人们从未丢弃坚强、执着、淳朴、宽厚和善良。黄土高原上的痛和悲,总是带着温暖与坚韧,沉重却不乏希望。本书共八章,作者以包容、客观的立场和眼光,发现和呈现一个“远未实现现代化却漫溢着现代性”的转型期乡村社会生态,解开被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的真实境况。

附:“影响教师的100本书”的书目

一、教育理论类

1. 《教学与行为干预(RTI)》,[美]卡拉·肖尔等著,王小庆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2.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弗兰著,高振宁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3.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美] 沃尔特·米歇尔著, 任俊 闫欢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4. 《教育方法学》,[日]佐藤学著,于莉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美]埃里克森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6. 《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王定华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 《首要教学原理》,[美]M.戴维.梅里尔(M.David Merrill)著,盛群力、钟丽佳等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8. 《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第二版),[美]亨利·吉鲁(Henry A.Giroux)著,张斌、常吟、左继容、傅书红译,阎光才、张斌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9. 《学会教学》(第九版),[美]理查德·I·阿仑兹(Richard I. Arends)著,丛立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二、教育心理类

10.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英]斯科特·巴克勒、保罗·卡斯尔著,张浩、郝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11.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美]盖伊·温奇(Guy Winch)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2. 《青春期心理学: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原书第13版),[美]金·盖尔·多金(Kim Gale Dolgin)、菲利普·赖斯(F.Philip Rice)著,王晓丽、王俊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13.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金玉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4. 《男孩的人生目标大不同》,[美]迈克尔·古里安(Michael Guria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5.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美]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妮·布赖森著,吴蒙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6. 《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谢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17. 《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黄蘅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18. 《读懂初中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咨询手记》,杨敏毅、黄莉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三、教师专业成长类

19.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0. 《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美]凯·M·普莱斯(Kay M. Price)、[美]卡娜·L·纳尔逊(Karnal L. Nelson)著,李文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1. 《教师花传书》,[日]佐藤学著,陈静静译,钟启泉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22. 《课堂研究》,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3. 《书语者——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美]唐娜琳·米勒著,关睿、石东译,阿甲审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4.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蒋军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25.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肖培东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6. 《我这样做老师》,魏书生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7. 《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英]格雷厄姆·布朗-马丁著,[伊朗]纽莎·塔瓦科利恩摄,徐晓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8.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金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29. 《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赵德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30. 《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美]埃伦·韦伯著,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3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看?怎么办?》,柳夕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32. 《新高考来了,怎么看,怎么办》,顾明远、翟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3. 《给小学教师的100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创意》,[英]特雷西·安·阿斯顿著,韩小宁、刘白玉、顿小慧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34. 《像冠军一样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62个教学诀窍》,[美]道格·莱莫夫著,丁浩、赵婕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35. 《教育的重建》,杨东平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6.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林格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37. 《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陈延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8. 《合作学习技能35课: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未来竞争力》,[美]哈维·斯莫基·丹尼尔斯、南希·斯坦尼克著,冯鲁华、杨婷婷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9.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0. 《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STEM创新者》(中小学STEM教育丛书),[美]玛格丽特·赫尼、[美]大卫·E·坎特主编,赵中建、张悦颖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41. 《做最好的中学教师:高效课堂管理的十三堂课》,[美]卡萝尔·西蒙·温斯坦(Carol Simon Weinstein)、[美]英格丽德·诺沃德沃尔斯基(Ingrid Novodvorsky)著,田庆轩、顾翼梅、田墨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2. 《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美]南希·塞西尔、珍妮·法菲尔著,刘夏青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3. 《怎么想,就怎么教——从默会知识到思维教学》,丁际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4.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窦桂梅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45. 《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李海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46. 《教育为谁》,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47. 《倾听课堂:教师行动研究例析》,胡庆芳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48.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王崧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9.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华应龙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50. 《没有围墙的教室——美国女老师30年爱心课堂手记》,[美]弗朗西斯·H·卡库嘎瓦著,仲小燕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1.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与实施》,刘善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2. 《教师的互联网素养》,程慧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四、学前教育类

53.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美]马里奥·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蔷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4. 《学习的心智倾向与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形成中的学习》,[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温迪·李,卡罗林·琼斯,安·史密斯,凯特·马歇尔,朱迪思·邓肯著 周菁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5. 《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6.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董旭花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7.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法]夏洛特·普桑(Charlotte Poussin)著,尹亚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8. 《幼儿园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俞春晓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9. 《园长的札记》,游向红著,学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60. 《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刘华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61. 《破解家园沟通的44个难题》,胡剑红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五、综合类

62.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3. 《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著,张晶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64.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著,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5.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美]西莫斯·可汗著,蔡寒韫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6.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美]罗伯特·普尔著,王正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7. 《妈妈教的数学》,孙路弘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8. 《地球通史》(墙书系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9. 《巨婴国》,武志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70.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日]福原正大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1. 《发现你的天赋》,[英]肯·罗宾逊(Ken Robinson)、[美]卢·阿罗尼卡(Lou Aronica)著,路慧编,李慧中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72. 《乘数效应:发现学校里的天才》,[美]利兹·怀斯曼、洛伊斯·艾伦、伊利斯·福斯特著,韩雪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3.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马来西亚]林文采、伍娜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4.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美]罗娜·雷纳著,钟煜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5. 《平和式教养法》,[美]劳拉·马卡姆博士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6. 《加油向未来 科学一起嗨》,《加油 向未来》节目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9月出版

77. 《孩子: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尔兹著,甄颖译,三联书店2015年1月出版

78.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美]欧文·L·贾尼斯著,张清敏、孙天旭、王姝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79.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0-6岁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晏红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0. 《学习的科学:如何学习得更好更快》,[美]爱德华·D·赫斯著,汪建军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81. 《母爱的羁绊》,[美]卡瑞尔·麦克布莱德(Karyl McBride)著,于玲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2. 《顽皮的孩子是天才》, [美]狄波拉·塔尔梅奇、杰米·塞勒著,张蔷蔷、林笠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83. 《优秀的绵羊》,[美]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4. 《读懂孩子的涂鸦世界》,潘镜兰著,译林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85. 《不和妈妈说再见》,赵锐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6.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刘称莲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第3版

论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论述多元智能评价具有哪些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对幼儿评价的启示

1.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在多彩光谱方案中,有一项评价方案是专门评价儿童的活动风格的,他是利用《活动风格检测表》让评价者通过观察记录儿童在活动室中的活动风格,从而对幼儿进行评价。这些活动风格有:容易参加活动的、自信的、专注的、坚持的、健谈的、对材料的好奇等等共18种。活动风格是评价者从幼儿操作过程维度对幼儿做出的评价,不是简简单单的结果化的评价,对于幼儿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在我国现行的幼儿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急于求得结果,往往着重强调幼儿在某一方面的成果,比如会背一首唐诗、会画一只小燕子等,而忽视了幼儿在取得该项成果时所运用到的学习品质。其实,对学习品质的评价,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学习品质是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单纯地指明幼儿要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幼儿通过哪种方式和途径使自己获得该项知识或技能。在刚刚出台的《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可见学习品质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评价主要是以幼儿更好地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因此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具有前瞻性、长远性。不能盲目地只看到幼儿现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体会到学习品质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评价幼儿时,教师应该将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估渗透在各个领域的评估中,同时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让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在儿童成长中看得见。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以智力强项带动智力弱项。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同样也存在着智力弱项。人的发展不是统一而整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多元智能所倡导学生评价是差异性的评价,尤其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教师必须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允许并包容幼儿在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不要急于给幼儿贴上“智力标签”。首先,教师有义务去耐心地了解和评价每一位幼儿,教师要辨识出儿童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这样才能进一步去引导幼儿改进,以帮助他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及时地赞扬和肯定幼儿的智力强项。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心理发展不成熟,更需要得到的教师的赞扬和奖励,也许教师一个肯定、一个微笑就能带给幼儿无限的快乐。最后,教师要搭建桥梁,帮助幼儿智力强项带动智力弱项全面发展。在观察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经常在建构区活动,对各项材料都十分熟悉,搭建的模型也十分成功,可是却不愿去其他区角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比如让其去美工区将自己搭建好的材料画下来,或者去娃娃家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拍卖等等。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通过开展区角活动,让评价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在多彩光谱方案中,加德纳和其他学者研究了“光谱教室”评价,他们认为有效监控学生工作的评价不能存在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将评价建立在“真实世界活动的基础上”,旨在“通过情境化评价激发智力”。他们在光谱教室中放入充足的材料和玩具,让儿童在活动中靠近评价。这对于幼儿评价也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在幼儿园中,可以深入开展区角活动,让评价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若干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比如:益智区、建构区、图书区、美工区、娃娃家等等,在这些区角中投放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其中操作材料,自由活动。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语言,以便对其进行评价。情境化评价的主旨是要淡化评价和课程,使之融合在一起,既在学中评,也在评中学,将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中间,而不是附加的一部分。总之,深入广泛地开展区角活动,将评价和教学、课程融合在一起,全面真实地反映幼儿的情况。

4.为幼儿建立规范完善的档案袋,让评价“看得见”。多元智能理论非常强调“看的见”理念,认为评价必须要“看的见”。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让别人在自己搜集整理出来的证据面前信服自己的判断。档案袋评价在幼儿评价中十分受用,它十分强调儿童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留下各种档案,比如一张绘画作品、一份观察记录、一个家长访谈表等等。不仅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而且还可以清晰地让家长看得见。但是,现存的幼儿档案袋多是形式重于内容的,教师为幼儿制作档案袋主要是向家长展示幼儿的成果,并且应付园所或上层领导的检查。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对幼儿进行评价,而且还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对于幼儿的评价,教师和家长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观念,档案袋材料的搜集并非都要教师来填写和组织,家长,幼儿都可以参与进来,同时,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及时翻阅幼儿的档案袋,及时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幼儿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

虽然,国内外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尤其是在对幼儿评价方面,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常反思自己在幼儿评价过程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将幼儿评价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幼儿教师必读的书籍

1.《最好的教育是爱》

【印】度克里希那慕提

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是怎样成为完整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出自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的瑞希山谷学校及瑞杰哈特学校与学生和老师们的谈话和讨论。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在善良中成长,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人、事物、想法,以及整个人生。

2.《发现孩子》

蒙台梭利著

知道这本书的幼儿教师很多,通读过的不知道有多少哦?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您有全本读过吗?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了解孩子特性及更充分激励他们潜能的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作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3.《爱弥儿》

【法】卢梭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影响巨大。

4.《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推荐理由:

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 冰心儿童图书大奖 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一教授、学者、公务员、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和自省,从此改变了态度,因而改变了人生。

幼儿园教师读的书籍

1.《不跪着教书》

推荐理由:

“不跪着教书”成为十年来中国教师的代表性“声音”,成为一代教师“坚守教育理想”的一种精神姿态。无数教师受到此书鼓舞,燃起教学的勇气。

2.《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

[美]马里奥·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蔷译

积极的学习品质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是儿童良性发展循环的起点,是儿童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课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师、家庭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培养儿童积极学习品质的工具,将对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推进到了实践层面,对我国幼儿教育界认识、把握以及落实《指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看的书籍

《童年的秘密》

作者蒙台梭利

“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之于儿童教育研究的深刻地位即便是在今天仍然无人能够撼动。

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作者。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它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变,并将伴随其终生。

《童年的秘密》一书的作者蒙台梭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就读于罗马大学,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精通医学、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这些普通的贫寒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想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标准体系

学习品质是儿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儿童良性学习循环的起点,是儿童终身学习的基础。但是,什么是学习品质?它包括哪些要素?该如何理解并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问题是很多幼儿园教师所困惑的。下文选自《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一书,主要解答了关于学习品质概念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走向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概念的理解

用学习品质来作为学习方式的一般术语是符合要求的,但仅仅这一个总称性定义还不够。如果不对学习品质的要素进行清晰地描述,那么这一术语就不能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精确的内容。

(一)学习品质的结构要素

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第一教育目标技术规划小组认为,学习品质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对新任务、新挑战的开放和好奇;主动性,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专注;反思和解释的品质;想象和发明的能力;对任务的认知方式。这五个方面合在一起,被称为“影响儿童进入学习情境的变量”(Kagan et al., 1995, p. 23)。第一教育目标技术规划小组的报告简要描述了“学习品质”中所包含的各个维度。回过头来看本章开头的内容,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

虽然多年来第一教育目标技术规划小组列出的内容一直拥有当之无愧的影响力,并被广泛使用,但近年来,很多组织和个人已经扩展、改写或重构了这些维度。此外,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者调查了很多处于这一概括性术语下,但是尚未被研究者贴上学习品质要素标签的结构要素。这些结构要素包括:学习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参与性、执行力、集中注意力、兴趣、喜欢接受挑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自我调节和坚持完成任务。

(二)学习品质框架的标准

如果我们从已有研究资料中提炼学习品质的特点,并把它们综合为一张长列表,相信教师们一定会有学习品质概念如此宽泛的感觉。实际上,对教师、其他专业人士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样的列表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需要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可以覆盖学习品质的必备要素,并将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这样的框架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1. 概念上有意义

这个框架应该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组织,而且还应该与其他人对这一领域相关内容的组织方式一致。这一标准将帮助使用这一框架的人们将框架与其他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并产生明确的联系和聚焦。

2. 基于专业证据

这个框架应该建立在专业实践和研究证据之基础上,强调与儿童学习成果紧密相连的构成要素。

3. 具有实践性

这个框架应该对学前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教育决策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框架应该是易于理解、容易记忆和描述的,应适用于不同场景,并且应该集中关注那些学前教育实践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用来操作的内容。

我提出的这个框架,如下图1.1 所示,已尽力去符合上述三个标准。

二、热情和投入:积极学习品质的两个基本维度

贯串全书的学习品质研究框架由两个基本维度组成:对学习的热情(Enthusiasm)和学习中的投入(Engagement),每个维度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要素。我坚定地认为,学习品质的概念必须包括情感和行为两方面,也就是,情感/ 动机维度和行动/ 行为维度。虽然有人可能认为,这两个术语的内涵不够精确,但本书仍将情感/ 动机维度定义为“热情”,将行动/行为维度定义为“投入”。

我们来回忆一下本章开头讲到的四岁的莫妮卡。毫无疑问,莫妮卡在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品质——既有情感的,又有行为的。虽然她矜持的性格使她的情感流露有些低调,但她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既热情又投入地学习着。

莫妮卡的例子说明了最新理论和研究中的很多发现:情感是所有行为的主要驱动力(Hyson, 2004; Izard Ackerman, 2000)。在莫妮卡产生积极学习行为,如坚持性或专注力(她将彩色水滴到滤纸上,专注了15分钟不受干扰)之前,需要情感(如兴趣、好奇、高兴等)的带动,也需要像想要学习、想要胜任活动之类的动机的激励。当然,互动关系是双向的:莫妮卡在滴水游戏中的成功和主动参与,进一步增强了她的愉悦感、成就感和掌控力——这些感觉进而激励她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其他有挑战性的项目中,并坚持完成。

这两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对学习的热情(情感/动机维度)和学习中的投入(行动/行为维度)——都包括许多具体的要素。这些要素符合之前描述的标准: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意义的,是以研究证据为基础的,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本书在后面的章节会更详细地讨论这些要素。在此部分,我将简单解释一下它们的必要性,并用开头讲到的莫妮卡的例子说明每个要素。

(一)情感/动机:对学习的热情

如图1.1显示,在我看来,对学习的热情(Enthusiasm for Learning)包含三个要素:兴趣、快乐、学习动机。

兴趣。学前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和好奇。情感发展理论和研究(Hyson,2004; Izard Ackerman, 2000)把兴趣作为一个基础情感。兴趣对促进儿童的注意力、探索性、坚持性行为等的发展非常重要。想想莫妮卡:当她首次坐在艺术桌边时,第一次看到圆圆的滤纸、装了彩色水的小滴管,这些东西的新奇性吸引着她,令她好奇。她的脸上表现出兴趣:她的眼睛在看材料时睁得很大。对于一些儿童来说,这种兴趣转瞬即逝,但对莫妮卡来说,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她对这种精美的、细致加工的活动有了深层的兴趣,这使得她进一步参与和完成任务(Renninger, 2000; Renninger Hidi, 2002)。与学习品质的其他要素一样,学习兴趣必须受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快乐。快乐也是情感/ 动机维度的一部分。与兴趣驱动儿童一样,快乐(愉悦、幸福、享受)也是儿童参与学习的有力推动。就像我们在莫妮卡用滤纸和彩色水所做的拓展活动中看到的,儿童常常对那些使他们感到快乐的活动非常投入。莫妮卡创造美丽模型的成功给她带来了快乐,或者如皮亚杰(Piaget, 1962, p.91)描述的那样,是“有缘由的快乐”。这些感觉很可能会激励她在未来探寻类似的活动,进而建立长期的、积极的学习螺旋。

学习动机。似乎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有了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求新挑战、掌握新技能、变得越来越能干的动机。这种动机包括了探究、控制和影响环境的欲望,以及发现学习新事物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即使这种学习没有受到奖励——的心理倾向(Stikpek, 2002)。

莫妮卡一个人坐在艺术桌边,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励就能继续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纸上创造复杂的模型。没有人要求她参与这个活动,她之所以参与,也许只是因为她喜欢战胜这项新挑战。

(二)行动/ 行为:学习中的投入

如图1.1 所示,学习中的投入(Engagement in Learning)是学习品质框架中以行动为目标的维度。虽然有人用更为具体的意义来定义“投入”这一术语(如McWilliam, Trivette, Dunst, 1985),但本框架使用的是下列四个实用、易记的术语:专注、坚持、灵活和自我调节。

专注。专注是投入的核心要素。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看到,集中注意力是心智过程的一个方面,这时大脑在执行非常重要的“控制功能”(Rothbart, Sheese, Posner, 2007; Zelazo, Müller, Frye, Marcovitch,2003)。莫妮卡的注意力保持超过了15 分钟,能屏蔽附近其他人产生的噪音,专心操作纸和滴管,来创造她想要的效果。

坚持性。莫妮卡不仅将注意力放在艺术活动上,而且她还能在有难度的任务中坚持下去或持续尝试。当任务具有挑战性时,可要求儿童坚持下去,忍受挫折,克服困难并获得积极的效果,这是入学准备的一个重要因素(Fantuzzo et al., 2004)。

灵活性。坚持是重要的,但是只会坚持可能使儿童“卡”在一种策略上(George Greenfield, 2005)。莫妮卡及其他拥有积极学习品质的儿童也表现出灵活性、变通性、处理困难的创造性等。莫妮卡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起初,莫妮卡突然将水从滴管中撒了出来,结果导致作品看上去不太令人满意。因此,第二次,她尝试用不同的技巧,将小滴管慢慢倾斜,把水滴有规律地挤出来。然后,她坐下来,观察作品的样子,再尝试另一种方法。

自我调节。什么是自我调节?它可以解释成儿童用自主自愿的态度、有目的地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Bodrova Leong, 2007, p.127)。教师或许认为自我调节包括我们上面列出的一些要素,但是在这个框架中有必要再单独强调一下它。自我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它需要成人的支持,在后面章节中将会说明这一点。具有适宜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儿童会调节他们自己的身体动作、情感表达和认知过程。莫妮卡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对新艺术活动的喜好、对材料的使用思路,几乎不需要成人来引导她开始活动。

(三)为什么将这些要素称为“积极”学习品质

在本书中,我经常使用“积极”学习品质这一术语,用来强调与儿童的积极学习和发展成就紧密相关的情感、动机和行动、行为。不是所有的学习品质都会产生好的结果:儿童可能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是易受干扰的、不投入的、不振奋的,是避免而不是渴望接受新挑战的。不难设想,在莫妮卡班上,坐在艺术桌边的另一名儿童,他拿起几张滤纸,设法用滴管操作,一开始没成功,他迅速放弃,然后失望、沮丧地离开了这个游戏。这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学习品质”,但它不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希望强化的品质。

以上摘自《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一书。

怎么通过幼儿学习品质评定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总体水平进行整体评

1、可以从幼儿提问的频率、类型、质量等方面来间接考察儿童的好奇与兴趣。

2、教师可以从幼儿对周围人、社会事件、自然事物的态度来进行评价。

3、教师可以观察幼儿能否从自己的经验、他人的经验、已有信息中进行学习,能否讲述并说明曾经发生的事情,能否根据对他人的观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等。

幼儿的学习品质有哪些?

幼儿的学习品质有:

一、学习兴趣浓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激发兴趣才能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时兴致高昂、兴味盎然,自然能够注意集中、神情专注、活动持久。

二、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态度体现了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对学习活动持肯定的看法,流露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勤奋,愿意刻苦努力,并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三、学习方法科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工具与手段。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就会感觉学习轻松愉快,“事半而功倍”,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自我提升的享受过程,会学习而爱学习。

四、学习能力优异

只要孩子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知识与方法会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技巧,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学习习惯良好

通常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对学习的掌控度大大增强,自身实力强自然信心十足。学习能力优异的孩子会自我激励,追求卓越,向往成功,对学习上进乐此不疲,长期坚持就习惯成自然。

扩展资料: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变化,如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当然,有些学习不会在我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会影响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改变我们的行为潜能,如宗教信仰;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如学会游泳后游泳技能将终身不忘。药物、疾病、疲劳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因此不能称为学习,如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提高成绩,学生因疾病降低学习成绩等;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有时候个体的生理成熟或衰老也会引起行为产生持久改变,如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这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与经验无关,所以不能称为学习。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规学习,如有计划的训练或练习,学校的学习等;另一种是随机学习,因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如幼儿被开水烫一次就知道开水不能摸。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和动物的学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众所周知的“尝试错误说”“顿悟说”就解释了人和动物都具备的学习方式。

然而,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又有着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不仅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这是人与动物学习的根本区别;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动物做不到的。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③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习(心理学名词)

友情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自发奉献,本站文章量较多,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绝对合法性,若您发觉违规/侵权内容,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首发网址:https://www.haohuizhi.com/xuexi/xxgj/6841.html

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